他們干著最臟最累的工作,讓我們的城市天天美麗。
山城燈火闌珊中,環衛工人還在忙碌著。
商洛日報(文/圖 記者 張 萍 吉文艷 通訊員 朱恢軍)
清晨,曙光初現,將明還暗,啟明星眨著惺忪的睡眼,在大街,在小巷,三三兩兩桔黃色的斑點,伴著一團淺黃色的晨霧在閃動。山醒了,水醒了,山城柞水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是誰干凈了每一寸土地?是誰靚麗了這新的一天?是那閃動著的桔黃色精靈,是我們城市美容師們辛勤汗水的結晶。
愛崗敬業作表率
今年49歲的郭懷兵是柞水縣干佑鎮人,2004年被聘請到柞水縣干佑鎮城建所工作,成為一名清掃工人。10年間,路段幾經調整,職務幾經變動,但他一直奮戰在城建環衛的最前線。年年“先進集體”是對他帶領的環衛隊伍的肯定,多次“先進個人”是對他勤奮工作的認可。
郭懷兵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卻時刻牢固樹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信心和決心。他最初參加環衛清掃工作時負責的清掃路段是八一路,攤點雜亂,剩菜殘羹,任務很重。為了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他每天凌晨起床,披著星辰去掃地,一天作業下來,經常累得滿頭大汗、腰酸背痛。
不管是人前還是人后的路面,郭懷兵工作起來都是一絲不茍。遇到有車輛停靠在路邊時,他總是彎下腰一點一點地把車下的垃圾掃出來,不留清掃灰痕。清掃道路兩側邊溝時,若邊溝被堵塞,他就用手把邊溝縫隙中雜物摳出來。多年的清掃讓他摸索總結出一套清掃經:重點路段勤打掃,人多之處見空掃,垃圾多時突擊掃,灰塵多時壓著掃。這清掃經一念就是10年,天天念,天天干,干不好,就是寢食難安。他手執掃帚十年如一日,掃地面積共達264萬平方米,掃禿了的掃帚共計300多把,枯燥的數字就是他愛崗敬業的證明。
默默無聞守一線
群眾生活要舒適干凈的衛生環境,經濟發展離不開五花八門的街市門面。而匯聚了最集中的人口、最多攤點的地方往往就是一個行政轄區的臉面——縣城。治理城市“臟、亂、差”,清理占道經營“牛皮癬”,規范宣傳廣告牌匾,這些在常人看來輕松的活計卻讓郭懷兵費盡了心思。他總是起早貪黑,對主要路段堅持步行檢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一個死角。
一次在巡查過程中郭懷兵發現一處下水道堵住了,他艱難地撬開井蓋,一股嗆人的氣味迎面涌上來,忍著撲鼻難聞的氣味,他用鐵锨一點點地把糞便、淤泥、碎磚、雜物掏進糞桶。他的高筒靴灌滿了糞水,身上、臉上沾上了糞便,氨氣熏出的眼淚與滿臉的汗水混在了一起。突然,他身子一歪,暈倒了,后在西京醫院重度監護室昏迷了13天,睜開眼還以為在街上呢,關心的依然是街道衛生。
盡職盡責建家園
環衛工人是辛苦的,他們幾乎沒有節假日;環衛工人是高尚的,他們堅持從事著一般人最不理解的工作。他們的工作很苦、很累,但是他們心里很甜。他們深深地知道,正是有了他們辛勤的勞動,城市的生活才會秩序井然。有人貶低他們,說他們很臟,整日與垃圾為伍,灰頭土臉。但我要明白地告訴你,他們的內心世界最干凈,一塵不染。有多少好人好事就發生在他們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