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關注有業績支撐的個股
“藥企情況比啤酒企業要復雜很多,沒有一家藥企是只生產防暑降溫藥物的,而且市面同類產品非常多,所以對于部分企業而言,這類藥物的業績、利潤貢獻都不大。”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相較于高溫天,反而是行業環境、政策影響會更容易引起股價波動。
他認為,近期醫藥圈迎來“整治季”,不僅僅是外企,包括國內企業也在集體面對成本調查、發票檢查、違法廣告清除等種種行政整頓,而大部分醫藥上市公司的中報尚未披露,所以投資者觀望情緒較重,害怕一不小心就“踩地雷”。“之前醫藥股普遍估值較高,借行業整頓、資金流出,不少個股或在近期實現回調,投資者也可繼續關注感興趣的個股中報,適時購入有業績支撐且產品質量穩定的個股。”他建議。
此外,記者留意到,同屬于“高溫概念股”的還有家電股、日化股、電力股、低溫倉儲運輸股等,但不少個股似乎頗耐高溫,表現平平,昨日美的電器、青島海爾、上海家化、鐵龍物流等全都出現股價下跌。
“總而言之,高溫概念年年有,投資者應對比去年同期的高溫情況以及股價走勢,還要考慮預估今年酷暑天將持續多久。對于個別前期上升較快的個股,要警惕其之后出現補跌的可能性。”他提醒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