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13日電 (李海霞)13日,央行發布了7月份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和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數據顯示,7月份的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等指標較6月份有一定回落,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對此表示,7月份金融數據的回落,與基數效應、今年6月份“沖高”較多以及數據本身的季節性波動等有關,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仍處在合理區間,貨幣政策“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并沒有改變。
數據顯示,7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83.26萬億元,同比增長13.3%。人民幣貸款余額78.02萬億元,同比增長13.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6個和0.9個百分點;7月末外幣貸款余額8498億美元,同比增長12.3%,當月外幣貸款減少27億美元。
同時,我國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2731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萬億元和5460億元。據初步統計,1-7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0.8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少1577億元。
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讀。央行認為,7月份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和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報告顯示,7月份的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等指標較6月份有一定回落,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讀。該負責人表示,7月份金融數據的回落,與基數效應、今年6月份“沖高”較多以及數據本身的季節性波動等有關,深入分析的結果顯示,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仍處在合理區間,貨幣政策“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并沒有改變。
從人民幣貸款看,一是今年6月份新增貸款大幅沖高至1.08萬億元,7月份的季節性回落就較去年更為明顯。歷史上7月份歷來是“小月”,2004年、2005年7月份貸款還曾出現過凈下降。今年6、7兩月合并來看,平均每月新增貸款仍有7000多億元。二是在“三期疊加”、經濟運行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以及房地產市場正在調整的背景下,有效貸款需求沒有過去那么旺盛,6月份貸款大幅沖高消耗了較多的高質量貸款項目儲備,金融機構需要一些時間來補充。三是7月份存款季節性下降較多,存貸比有所上升,金融機構相應調整貸款的投放進度。四是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已連續11個季度上升,信貸資產質量管控壓力有所加大,金融機構貸款投放,特別是對一些信用風險集中暴露的地區和領域的貸款投放更為謹慎。
從人民幣存款看,一是歷來就有非常明顯的季末沖高、下季初回落的規律,今年6月份存款增加3.79萬億元,同比大幅多增2.19萬億元,7月份存款季節性回落也就相對多一些。二是近期由于理財、基于互聯網的貨幣市場基金等快速發展,企業、居民存款與金融機構存款之間在季末季初轉換更加頻繁,進一步加大了一般存款的季節性時點波動。初步估計,7月份銀行理財等資產管理產品分流存款約1.6萬億元,若與一般存款合并計算,存款的波動性就會明顯減小。三是近期A股行情回暖,7月中下旬又有近10家公司啟動IPO,也分流了部分一般存款,其中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增加約3000億元。
從貨幣供應量看,7月份M2同比增速比6月份下降1.2個百分點。一是基數效應。去年6月份存貸款均未沖高,7月份回落相應較小,而今年6、7月份存貸款的季節性波動很明顯,這對同比數據的影響較大。初步測算,基數因素對M2增速變化的影響大約為0.7個百分點。二是6月份M2增速本身偏高,7月份回落到13.5%,還是高于13%的預期調控目標。
從社會融資規模看,同樣由于6月份“沖高”較多,7月份顯著回落,如6、7兩月合并看,每月仍有1.1萬億元。單看7月份,除人民幣貸款少增外,主要是信托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等涉及表外融資的項目明顯減少,特別是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波動性較大,7月份下降4160億元。這主要與近期規范相關業務發展、金融機構加強風險控制有關。
歷史上看,監管部門出臺加強金融監管的政策,如規范票據、銀信合作以及商業銀行理財等之后,相關業務短期內都會有一定收縮,但長期看有助于防范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同時,近期個別信托項目出現兌付風險,金融機構總體上也加強了信托相關業務的風險控制,適當調整了業務拓展力度。此外,由于進口較弱,人民幣匯率預期分化導致企業進口從借外匯貸款轉向購匯,以及企業通過在境外設立SPV發債和向境外銀行貸款融資增加,境內外匯貸款環比出現下降。
7月份,銀行間市場拆借和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均為3.41%,雖比上月高約0.5個百分點,但比去年同期低約0.2個百分點。近期新股發行重啟,投資者“打新”熱情較高,新股申購凍結資金會導致市場流動性需求有所增加,往往帶動貨幣市場利率上升。7月中下旬共有近10只新股集中申購,貨幣市場7天以上資金需求增加,與企業集中繳稅等因素疊加,導致貨幣市場加權平均利率有所上行。
同時,中央銀行結合市場環境變化,在通過公開市場到期增加流動性供給的同時,適時調減了正回購操作力度,并先后開展了2期共1000億元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操作,有效應對多種因素引起的短期流動性波動。7月份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貨幣市場運行大體平穩,利率水平處于合理區間,與以往新股集中發行期間相比,利率波動幅度也明顯較低。
“總的來看,在剔除特殊基數、季節效應等因素后,7月份主要金融指標仍在合理區間運行。”央行人士表示,觀察金融運行仍應更多關注主要金融指標的整體趨勢性變化,而不宜拘泥于單個月份的短期數據波動。
目前來看,進入8月上旬后,貸款基本上每天保持著300-500億元的增量,預計未來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仍會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 相關閱讀
-
國開行在全國開展“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
2014年8月12日北京訊 近期國家開發銀行在全行開展2014年“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活動”,強金融消費者的保護意識,改進和提高金融服務質量。 國開行副行長袁力對做好活動工作提出四點要求: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要精...
-
7月人民幣存款減少1.98萬億住戶存款減少1.08萬億
人民網北京8月13日電 (李海霞)今日,央行發布2014年7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7月末,本外幣存款余額115.38萬億元,同比增長11.7%。人民幣存款余額111.62萬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7...
-
7月人民幣貸款僅增加3852億環比大降64%
人民網北京8月13日電 (李海霞)今日,央行發布2014年7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7月末,本外幣貸款余額83.26萬億元,同比增長13.3%。人民幣貸款余額78.02萬億元,同比增長13.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6個...
-
7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4984億外商投資811億
人民網北京8月13日電 (李海霞)今日,央行發布2014年7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7當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4984億元,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1043億元。 其中,7月,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的跨境貨物貿易、服務...
-
7月銀行間同業拆借和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利率均為3.41%
人民網北京8月13日電 (李海霞)今日,央行發布2014年7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7月份, 銀行間人民幣市場以拆借、現券和債券回購方式合計成交27.83萬億元,日均成交1.21萬億元,日均成交比去年同期增長69.5%。 7月...
-
前7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0.81萬億7月單月融資2731億
人民網北京8月13日電 (李海霞)今日,央行發布2014年7月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4年1-7月社會融資規模為10.8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少1577億元。7月份社會融資規模為2731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萬...
-
存款減少致7月信貸投放創2010年以來新低
人民網北京8月13日電 (記者 賀霞)中國人民銀行今天上午發布7月社會融資規模和金融統計數據,招商證券宏觀研究團隊點評認為,未來我國貨幣政策仍將維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的取向不變。 點評稱,7月金融貨幣數據顯...
-
傳統企業轉型要有節奏(感言)
原標題:傳統企業轉型要有節奏(感言) 蘇寧云商集團董事長 張近東 企業轉型要注意節奏,謀定而后動。太早可能因為冒進而成為炮灰,太遲則會被時代拋棄,只有在恰當的時候發力,方能成功。這就如同轉彎,小...
-
統計局:前7月房地產開發投資50381億增速回落
人民網北京8月13日電(楊曦)今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前七月,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038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7%,增速比1-6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5648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6%,降幅比1-6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