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A股IPO重啟已進入倒計時階段。現在,許多投資者都關心,今年全年預計兩市會有多少只新股上市?又將在股市上“圈走”多少資金?昨日,在舉行2014年IPO市場展望新聞發布會上,普華永道專家對此預測:預計今年全年A股IPO數量有望接近歷史最高水平,超過300宗,融資規模可達2500億元。
預計超過三百家
目前,已有11家企業拿到了證監會發放的IPO批文,這標志著經過為期一年多的“休養生息”,IPO市場將正式重啟。據了解,截至去年12月26日,等待IPO審批排隊的企業共有755家。這其中,究竟能有多少家企業能趕在年內上市?
來自普華永道的分析稱,預計在2014年,上海主板首次上巿公司數目為40家,融資額約1000億元,預測平均市盈率為20-40倍;深圳中小板、創業板首次上巿公司數目為260家,融資額為1500億元,預測平均市盈率中小板為20-40倍,創業板為30-40倍。即兩個市場全年首次上巿公司數量合計超過300家,融資規模合計可達2500億元,但單家公司平均募集資金總額將相對下降。
從近五年來A股市場IPO的統計數據看,今年的這一融資水平將僅次于2010年的4883億元、2011年的2861億元;今年首次上市公司數目將有望接近甚至突破歷史最高水平,即2010年的349家。
負面影響比較小
對于投資者比較擔心IPO重啟后對二級市場造成沖擊的問題,普華永道中國大陸及香港市場主管合伙人林怡仲認為:從歐美、香港成熟市場股票價格波動情況看,基本上在兩種情況下股票市場價格才會有大幅的負面波動,一是金融風暴,二是經濟出現衰退。而中國目前不存在這兩種情況。“只要經濟持續發展,金融體制沒有出現危機,新股發行不應該會對股票市場價格有負面影響。”林怡仲說。
林怡仲分析,現在只是新股發行節奏更加市場化,新股發行數量增多,但發行機制也在進一步完善,這種情況是不會影響到其他公司的股價,一家公司的股價波動,只會是因為公司本身素質不太好或者是公司業務出現問題,還有就是大環境變化如經濟、金融體制出現大問題。
林怡仲樂觀表示:“未來一旦發現公司欺詐上市或信息披露造假,相關公司高管及未盡職的證券中介責任人將受到法律的嚴懲。我們相信這些改革措施會令未來A股IPO市場向著更為規范、健康的方向發展,同時給予具有發展潛力的優質企業及投資者更多的信心,為市場活躍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