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5月8日訊 記者胡建輝 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通知,要求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方式,在控制日均使用費用的前提下,放開最高零售限價,鼓勵低價藥品生產供應。同時,公布了國家發改委定價范圍內的低價藥品清單,涉及533多個品種,其中中成藥有感冒清熱顆粒膠囊、板藍根顆粒等250種,西藥有阿莫西林、頭孢氨芐等283種。
國家發改委表示,目前,價格主管部門對政府定價范圍內的藥品制定最高零售限價。相對于高價藥品而言,低價藥品盈利水平比較薄弱,消化成本上漲能力有限,對成本變動比較敏感。近年來,隨著新版GMP改造、質量標準提升和相關生產要素價格的上漲,企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由于招標降價以及零售限價不能靈活調整,企業生產供應低價藥品的意愿下降,醫院缺乏使用積極性,導致一些低價藥品出現短缺、甚至斷供情況。
據悉,為保障低價藥品生產供應,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已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常用低價藥品供應保障工作的意見》,從生產、流通、價格、招采、使用等各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國家發改委表示,改進低價藥品價格管理方式是其中一項重要措施,主要內容包括:放松對低價藥品價格控制。取消針對每個具體品種規格的最高零售限價,允許生產經營者在不超過規定日均費用標準前提下,根據藥品生產成本和市場供求狀況自主制定具體購銷價格,形成更加靈敏反映市場供求的定價機制。同時,國家綜合考慮藥品生產成本、市場供求狀況和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統一確定低價藥品日均費用標準。根據各方面意見,現階段的低價藥品日均費用標準為:西藥不超過3元,中成藥不超過5元。低價藥標準可以進行動態調整。
此外,建立低價藥品清單進入和退出機制。低價藥品清單由國家發改委和省級價格主管部門,按定價權限分別向社會公布。對低價藥品清單將進行動態調整。
取消低價藥品最高零售限價后,價格會不會普漲?國家發改委表示,低價藥品大多是生產企業眾多、競爭比較激烈的藥品,放開最高零售限價,價格不會普漲。價格主管部門將加強監管和引導,防止經營者濫用自主定價權。同時,有關部門將針對低價藥品進一步完善招標采購政策,確保通過競爭形成合理價格。
國家發改委表示,即使一些藥品因原輔材料上漲需要調整零售價格,由于有日均費用控制,價格變動也是可控的,而且對低價藥品報銷標準比較高,基本不會增加患者負擔。低價藥品和高價藥品之間大都存在一定替代關系,合理調整低價藥品價格,有利于調動企業生產供應低價藥品的積極性,有利于減少高價藥品使用,從總體上看,有利于醫藥費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