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視像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傳媒業的高速發展,我國動漫產業將迎來新機遇
動漫堪稱藝術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的朝陽產業。我國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已將動漫產業列為重點發展門類,各地紛紛建立動漫產業基地、動漫創意城、動漫主題公園等,刺激動漫產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不斷釋放。可以說,隨著視像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傳媒業的高速發展,我國動漫產業將迎來新機遇。
但我們也要看到,當前動漫產業還面臨諸多瓶頸。比如,前期創意不足,中期制作急功近利,后期發行交易不暢,衍生產品開發與版權維護能力亟待提高,等等。因此,發揮龍頭企業的整合力量,凝聚產業基地和園區的實力,鼓勵原創,打造從作品創作到整合營銷、從影像觀賞到場館體驗的動漫全產業鏈,是當前壯大我國動漫產業的關鍵。
動漫產業包含的內容極為豐富,需要龐大的生產與銷售鏈條。到目前為止,國內已建近40個動漫產業園區、超過5000家動漫機構,共有450多所高校開設了動漫專業。從數字上看,我國動漫產業形勢一片大好,但是,每年能夠盈利的動漫公司不足1%。可以說,動漫產業依舊是一個不成熟、且尚未形成完整產業鏈的行業。因此,我國的動漫業亟須構建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才能真正產生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我國動漫產業鏈條的構建,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充分挖掘本土文化激發原創力。當前,我國動漫形象大多還停留在對美國、日本動漫形象的模仿層面,故事情節取材范圍相對狹窄,長期局限于“寓教于樂”的傳統制作模式,缺乏想象力,直接導致受眾群體單一。動畫與漫畫的結合是動漫開發環節的重要因素,動漫企業應該從漫畫作品中挖掘動畫生產的市場潛力,再進行動畫生產。在漫畫動畫的創作中,特別需要深入挖掘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從神話故事、歷史故事中挖掘內容,激發動漫創作的原創力。與此同時,要充分重視動漫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從覆蓋廣度到核心質量,全面提高動漫人才的整體水平。一方面,要積極鼓勵并引導社會辦學機構開設動漫專業培訓,從面上擴充人才數量。另一方面,要加大高等院校對專業人才,尤其是綜合性人才的培養。
第二,整合動漫發行渠道。發行渠道是動漫衍生市場價值的重要條件,動漫并不能通過發行收回全部成本,大部分的成本回收來自于衍生產品。目前,我國動漫產品發行渠道少且同質化嚴重,許多動漫需要激烈競爭才能擠上發行平臺,卻又達不到應有的傳播效果。因此,動漫企業要厘清優勢,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發行期間充分利用各類平臺如動漫書籍、雜志、互聯網、手機等,多渠道推廣并形成自己的品牌與形象,提高知名度。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之后,還可以擴大品牌價值,開發動漫游戲及主題公園等。
第三,加強動漫版權保護,強化衍生產品開發。動漫企業和動漫產品品牌是無形資產,動漫衍生產品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動漫產業最核心的價值就是動畫形象。因此,需要建立公平、公正和法制的產業環境,特別是要打擊盜版。我國動漫產業鏈的發展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在動漫反盜版及動漫行業衍生品反假冒偽劣等方面出臺相關打擊盜版的具體實施條例,保護動漫產業版權、專利權和知識產權,為后來的衍生產品的活力提供保障,也為動漫投資方提供信心,為動漫產業鏈的良性循環提供保證。
第四,提倡民間資本進入。對處在“初級階段”的中國動漫產業而言,要真正實現“跨越式”發展,僅憑自身發展或政策支持顯然是不夠的,必須有大量的資金支持。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較為可行的做法是政府引導投資、社會多元化控股,通過積極吸收民營資本、境外資本和金融資本介入,讓企業家和金融家共同參與,跨行業、跨地區地整合動漫產業資源,形成以資本為主線的動漫產業鏈。
第五,實行區域協作,完善產業鏈。完善產業鏈是指實現前期創造,中期制作和后期營銷的連貫發展,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尋求跨行業合作,打造一條由低到高的有序合理的生產流水線,盡量整合行政資源,打破條塊割分的“動漫分級”,著力塑造具有廣泛接受度的動漫形象。應加強在產業鏈中實現“產學研”相互融合,由學術和研究機構提供智力支持,企業和研究機構通力合作,謀求經營動漫產業鏈上中下游各環節渠道的發展;針對衍生產品的開發生產,應強化其商業化運作,從人們對動漫產品的消費需求出發,制作和傳播適合青少年在內的廣泛年齡層次偏好的動漫作品,開發包括服裝、文具、游戲、玩具在內的動漫衍生產品。與此同時,通過實施外包戰略等多種方式,努力提高動漫產業鏈下游的周邊衍生產品的生產能力。當然,動漫產業的原創、研發、制作成本較高,對大市場有更強依賴程度,所以還需要加強區域協作使商品、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互動,形成利益共享的共生型運行機制。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