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太保5月16日晚間的披露,五大上市險企悉數交出了前4月份保費收入“成績單”。
2022年1-4月,中國人保(601319.SH,1339.HK)、中國人壽(601628.SH,2628.HK)、中國平安(601318.SH,2318.HK)、中國太保(601601.SH,2601.HK)、新華保險(601336.SH,1336.HK)5家公司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1740.59億元,同比增長3.46%。整體看,除了中國人壽外,其他四家保險公司保費增速均為正增長。今年1-4月,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2762.1億元、3435億元、3046.45億元、1732.3億元、764.75億元,同比增長13.90%、-2.69%、0.68%、6.23%、3.83%。
分業務看,壽險保費增速有所分化,財險保費增速則有所回落。今年1-4月,人保壽險、中國人壽、平安壽險及健康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分別實現保費收入632.27億元、3435億元、2097.16億元、1115.79億元、764.75億元,同比增長17.2%、-2.69%、-2.45%、4.0%、3.83%。
相較于今年一季度的增速,人保壽險、平安壽險及健康險、中國人壽三家的保費增速近乎持平,新華保險保費增勢明顯。而保費增速始終較快的人保壽險,依然是靠躉交拉動。今年1-4月,人保壽險長險壽險保費332.75億元,其中躉交保費205.86億元,同比增長115.9%,期交首年保費126.89億元,同比增長-3.0%。此外,人保壽險期交續期和短期險保費均為負增長。
廣發證券認為,新華保險保費增速擴大,預計主要是銀保渠道發力所致,而其余公司增速均有放緩,預計仍是疫情影響。4月份疫情仍在影響重要城市的日常生活,疊加代理人的同比下滑,預計部分公司新單略有下降,但疫情的反復導致居民儲蓄需求的高漲,利好龍頭壽險公司產品銷售。
多家券商機構都預計,預防型儲蓄將推動壽險業績改善。東吳證券認為,疫情反復拖累壽險展業,低基數壽險新單降幅略有收窄,產品端聚焦儲蓄型業務。東吳證券則表示,短期壽險負債端仍處在底部,但疫情導致預防型儲蓄需求有望推動壽險產品的銷售,且一季度代理人隊伍環比下降明顯收窄,因此隨著同比降幅的縮窄,代理人產能的提升有望推動下半年保險公司新單保費增速改善。
在財產險方面,今年1-4月,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實現保費收入1868.52億元、949.28億元、616.51億元,同比增長10.3%、8.4%、10.6%。與今年一季度的12.2%、10.34%、13.8%增速相比,三家公司保費增速均有所放緩。
對于這一保費增速,券商機構多認為,預計主要受疫情反復導致新車銷售下滑,從而新車保單下降。在各家保險公司披露的數據中,僅中國人保披露了各單項數據。作為財險“老大哥”,人保財險的數據或能反映一些行業情況。
今年1-4月,人保財險的車險保費收入為836.76億元,同比增長7.6%。這一增速,較人保財險今年一季度的車險增速10.9%有所放緩。
就4月單月保費看,人保財險車險保費收入198.94億元,同比下降1.92%,由此前的連續正增長轉負。天風證券研報指出,人保財險車險增速連續兩月邊際回落,且在經歷6個月的增長后首次出現負增長,主要源于疫情發散致使車險產銷兩端承壓,3-4月我國汽車銷量分別同比-11.7%、-47.6%,預計后續隨著車險產業鏈的恢復以及新能源車險占比的持續提升,人保財險車險業務將迎來量價回升,預計全年增速為8%左右。
廣發證券認為,這主要是4月份吉林和上海疫情反復導致整車廠停工,且居民的消費也同樣受到影響,4月份狹義乘用車的同比增速為-35.4%,創2020年一季度后最低單月增速,因此導致車險保費增速有所下滑。
華創證券也認為,疫情防控期間大批汽車經銷商停止營業,車展和促銷等活動被迫延期,新車銷量銳減,對車險新單業務帶來了一定的短期沖擊。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管控,存量業務的續保也會出現一定障礙。同時,吉林、上海等地的嚴重疫情極大影響了東北和華東這兩大重要汽車制造基地的正常經濟運轉,對國內汽車工業的影響波及全國。后續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及政策層面鼓勵汽車消費、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等一系列舉措的出臺,車險業務有望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