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吳少龍
日前,《深圳證券交易所債券交易規則》及三項配套指引正式實施,配套交易系統同步上線。新規實施首周,新舊系統順利切換,各項債券交易結算正常有序開展。
數據顯示,新規實施首周,交易系統已累計處理債券現券申報2.13萬筆、通用質押式回購申報718.46萬筆,達成現券交易440.81億元、回購交易8597.77億元。
首周交易中,投資者成功運用報備信息、通過自主選擇顯匿名方式參與多筆點擊、詢價、競買交易申報,對手方管理質效不斷提升,交易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
這背后,債券交易新規對深市現有債券交易制度做了全面優化,從交易方式、交易機制、交易管理等方面提升投資者交易體驗。
具體來看,交易方式更加豐富。新規在原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基礎上優化形成匹配、點擊、協商成交方式,并新增詢價及競買交易方式。交易機制更加靈活。新規取消了協議類交易申報價格范圍限制,并通過引入成交價格偏離事后報備機制,引導投資者理性交易。部分風險債券順利以市場合理估值價格成交,實現債券信用風險市場化高效出清,交易連續性得到增強。交易管理更加安全?;谑袌鲂枨?,深交所構建了債券交易賬戶體系,便利投資者實施對手方管理等風控措施。
為幫助市場參與者及時掌握相關變化,深交所做實做細各項準備工作,多渠道強化投資者宣傳教育、做好市場動員。在證監會統籌指導下,深交所會同中國結算及市場各方通力協作,嚴格落實系統上線特別保障各項安排,平穩順利完成新舊系統切換,實現各項債券交易結算正常有序開展。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在證監會領導下,協同市場各方進一步推進完善債券交易相關配套項目,增進市場流動性和交易便利性,推動建立基礎設施完備、市場運行高效、價格發現良好、風控機制有效的債市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