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統計顯示,截至5月24日,今年以來,A股共有703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預案,相比上年同期的570家增長23.3%。不少上市公司在預案發布后積極實施回購,回購規模可觀。在上述703家上市公司中,已有299家實施回購,金額合計191.75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在市場波動情況下,上市公司采取積極的股份回購策略,既可以提升自身價值水平,又可以增強投資吸引力和市場信心。
回購預案密集
Wind統計顯示,3月共有175家上市公司披露回購預案,4月共有373家提出回購預案,5月以來已有107家披露回購預案,回購案例呈逐月增加態勢。從回購目的看,主要是用于員工持股計劃、實施股權激勵以及進行市值管理。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回購是為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
不少上市公司回購規模較大。順豐控股3月3日發布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股份實施員工激勵方案的公告,擬回購資金總額不低于10億元且不超過20億元。方案發布后,順豐控股立即開始實施股份回購。截至4月30日,公司累計回購公司股份2864.26萬股,回購資金約為15.06億元(不含交易費用),占公司目前總股本的0.59%,平均成交價為52.59元/股。
榮盛石化已實施回購規模也較大。該公司3月16日發布股份回購方案稱,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股票,用于轉換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回購金額不低于10億元(含本數)不超過20億元(含本數)。截至5月12日,榮盛石化累計回購公司股票6971.5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69%,最高成交價為15.47元/股,最低成交價為13.1元/股,成交總金額為10.06億元(不含交易費用),已達到公司擬回購資金總額的下限1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上市公司的回購期限明顯縮短,之前一般為12個月。以福立旺為例,公司5月5日晚公告稱,計劃回購2500萬元至5000萬元公司股份,回購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此次回購方案之日起3個月內。鑒于近期公司股票價格出現較大跌幅,公司擬以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票。
業內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積極回購,既有力證明了上市公司價值被低估,也表達了對宏觀經濟、金融市場充滿信心。
國企表現積極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眾回購企業中,不乏大型上市國企。
濰柴動力5月19日晚發布公告,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部分A股社會公眾股,用于后期實施股權激勵計劃,預計回購A股股份數量不低于公司總股本的0.5%且不超過總股本的1%,即不低于約4363.28萬股(含)且不超過8726.56萬股(含),按回購上限計算,預計回購資金總額不超過15.33億元。
中國重汽5月19日晚發布公告,計劃未來12個月內,以不超過1.96億元(含)回購公司股份,用于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回購價格不超過16.74元/股(含)。
中金公司認為,中國重汽此次回購價格不超過16.74元/股,較該公司當前股價有近四成溢價,彰顯管理層對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
此前,國資委召開深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爭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表率專題推進會,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杰明曾表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做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表率。各地國資委要按照便利企業的原則,對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現金分紅給予積極指導支持。集團公司要做積極負責任的股東,鼓勵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適時增持價值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要適時實施股份回購,增強投資者信心,所需資金可依法通過發行優先股、債券等多種渠道籌集。”(楊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