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理財”版塊有一個欄目叫“老爸老媽放心挑”,主要是為老年人銀行理財提供信息指導,欄目開出幾個月后老年讀者反響熱烈。沒想到,前幾天有一位讀者楊女士向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爆料:我們年輕人也在存錢!我在朋友的推薦下加入了一個“霸氣側漏”的群,叫“存錢特工隊”,存錢的都是年輕人。
于是,記者聯系到了這位楊女士,向她求證。楊女士在手機上,向記者展示了這個群。群里目前一共有30多人,群友清一色都是80后90后。
存錢的年輕人
每天存一百,堅持九十天
“今年整體市場環境不好,我們幾個群友都是股票虧、基金虧,這兩個月連銀行理財產品也紛紛跌破凈值,大家真的虧怕了,于是就有了這個群,就是個抱團取暖的意思。”
楊女士對記者說,受疫情影響,難免會有被隔離等不確定因素,大家都覺得,存錢這件事太難了,但又確實需要有現金傍身,以備不時之需。
“自己堅持做一件事挺難的,但如果是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大家互相鼓勵,就會覺得容易很多。”
“存錢特工隊”群友們規定:每天一早,要在群里打卡曬自己的存錢截屏;每晚睡覺前,曬自己一天的花銷。
當然,除了曬花銷和存錢,群友們還會互相分享好的理財內容,以及各自的讀后感,“昨天我們分享的是博多·舍費爾的《財務自由之路》,大家觀點碰撞,各抒己見。”
看上去這屆年輕人真的很擅長學習啊!
楊女士還給記者展示了群里其中一位小伙伴的“90天存錢計劃表”:每天存入100元,從今年2月23日開始到5月17日,83天存入8300元,距離目標9000元還剩7天。
在大家心目中,年輕人都是“月光族”,但據《2021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顯示,年輕人儲蓄比例一年比一年高。2021年,年輕人每月儲蓄占收入比例為25%,每月平均儲蓄金額為1624元,這兩個數字都已經是近年最高。
記者也在網上看到,現在屬于年輕人的理財方式各式各樣,有買盲盒、有每月買1顆金豆豆、有用“12存單法”存錢等等……雖然方式不盡相同,但是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樣的,用自己的方法來理財。
年輕的銀行員工
把錢分三份,兼顧保險、理財和靈活性
“存錢特工隊”里的年輕人來自各行各業,那么,在金融系統工作的年輕人是怎么理財的呢?記者采訪了某股份制銀行的員工小陳,分享了她的理財實戰。
“我把錢分了三份,一份是用來購買保險的錢,一份是用來做基金定投,一份放在T+0靈活資金理財,來作為日常開銷使用。”小陳向記者介紹。
她認為,現在保險是必備的,是給未來的一個保障,所以她給自己和家人配了重疾險、意外險、年金險。
重疾險分20年交,年金險分3年交,年金險從第5年開始按比例返還,一直到第10年,返還的錢進入萬能賬戶,萬能賬戶利率保底2.5%,目前結算是4.5%,但是利率會有所浮動。10年后可以全部支取,也可以繼續存著。
“這部分的錢可以作為將來小孩教育金儲備和養老金儲備。”她說,這份年金險3年交完,她還會再購買一份。
“基金定投每個月固定2000元,我選擇了新能源板塊。”小陳說,雖然目前還是虧的,但這筆錢是除去日常開銷結余下來的錢,所以她就當給自己強制儲蓄,她相信花五到十年時間,會給她帶來較好的收益。
她認為,基金定投可以平均成本,分散風險,適合長期投資,靠的是時間。
本報記者 臧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