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6月9日電 (薛宇飛)受市場行情的影響,2022年以來,公募基金市場在產品發行上相對低迷,不管是發行數量還是認購金額,都較之前略顯平淡。不過,自2021年11月首批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獲批后,該基金走出獨立行情,發行認購相對火熱,總發行規模于近日首次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
作為新興的公募產品,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介于貨幣基金和短債基金之間,成為避險資金的選擇之一。機構預測,這類產品未來或將達到萬億規模。不過,面對同業存單基金認購火熱,監管部門于近日對基金公司在募集發行、宣傳營銷等方面的行為進行了規范,宣傳時不能使用“類貨幣”“現金理財”等暗示產品等同于現金管理類產品的表述。
避險情緒濃厚 同業存單基金受熱捧
受今年市場環境影響,權益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收益情況并不好,這類產品在發行上也屢屢受阻,反而是在居民避險情緒的引導下,REITs、短債型、存單型基金的發行相對火熱。
同業存單指數基金,是指由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面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期限在1年以內的一種可轉讓的記賬式定期存款憑證。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投資了一攬子不同主體發行的優質同業存單的產品,個人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這類基金,間接參與同業存單市場。
興業證券認為,相比貨幣基金,同業存單基金在久期、杠桿等投資限制上較為寬松,因此預期收益相對較高,但由于市值法運作而存在一定波動,風險收益特征介于貨幣基金和短債基金之間。
2021年11月,富國、南方、鵬華等6家基金管理人旗下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獲批,隨后進入發行階段,最終發行總額達152億元。
對于發行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很多主流基金公司都流露出積極態度,并爭先提交發行申請,截至目前,已經有5批基金獲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8日,共計有26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獲批,其中,有18只完成發行,發行總規模約為1031.4億元。
已發行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中,共計有6只達到百億元規模,且都是在今年4月及以后發行的,足見近段時間這類基金的火熱程度。今年4月底,招商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的發行規模超過100億元的上限,成為首只百億級同業存單指數基金,之后,又有平安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廣發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國泰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的發行規模超過100億元,景順長城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華夏同業存單指數7天持有超過99億元。
另據市場消息,于6月7日提前完成募集的嘉實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基金,其實際募集金額也已接近百億規模。
國海證券指出,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受追捧,揭示了背后的流行性分層管理需求。同業存單基金的流動性介于短債基金和貨幣基金之間,三者的流動性形成了明顯的分層,多元化的投資選擇能更好地滿足投資者流動性分層管理、追求收益確定性的需求。
收益高于貨幣基金 萬億規模可期
同業存單指數基金能夠在今年受到市場熱捧,除了當前的市場風格、投資者避險情緒抬升有關外,其自身也是亮點頗多。
從業績表現看,據中金公司固收團隊數據顯示,同業存單指數基金歷史年化收益率好于目前2年及以下定期存款、大額存單,也較大幅度地高于貨幣基金。具體看,同業存單指數基金近三年年化收益率超過3%,較貨幣基金高71BP(基點);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甚至高達3.36%,比貨幣基金高超過140BP。
中金公司固收團隊還稱,從波動性看,同業存單指數基金波動性小于短期純債基金,略高于貨幣基金,滿足低風險偏好的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從風險收益比看,同業存單指數基金介于短債基金和貨幣基金之間;從流動性看,這類基金多數只有7天鎖定期,沒有申購贖回費,流動性非常接近現金類產品。
另外,較之其他公募基金,同業存單指數基金還具備運作成本較低的優勢,管理費甚至低于貨幣基金、并且免申購贖回費。
據安華證券統計,截至2022年6月4日,包括已經完成發行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市場上共有116只同業存單基金提交了設立申請,以100億元的規模上限測算,同業存單基金市場存量預計會突破1萬億元。中金公司固收團隊也給出同樣的預測,類現金類的產品是市場需求比較好、規模擴張比較快的產品,預計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市場規模可能會達到萬億元甚至更高。
不過,從2021年11月至今,共計有5批、26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獲批,整體數量上并不大。安華證券提醒道,現階段多數同業存單基金仍處于審批階段并未獲準發行,且每批發行僅為5-6支、發行節奏偏緩,監管審批與投資者認購情緒還存在不確定性。
至于哪些人適合投資同業存單基金,招商證券任瞳團隊認為,這類基金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投資者的短期理財需求和低風險投資需求,因此對有閑錢理財、現金管理、平衡組合風險及短期平滑震蕩需求的投資者較為適合。
監管多方面規范募集、宣傳行為
就在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發行火熱之際,根據多家媒體報道,監管部門近日對部分基金公司進行窗口指導,針對同業存單基金的銷售推介和產品運作提出要求。
中國基金報稱,按照監管要求,在產品募集和宣傳推介階段,基金管理人需堅守零售定位,嚴防金融體系資金空轉,嚴格落實認申購資金管控要求。具體而言,通過TA系統、代銷機構設置等,確保不對金融機構的自營賬戶進行銷售。另外,監管要求,同業存單基金銷售不得與互聯網平臺過度綁定,要全渠道銷售。
監管部門還要求,不能使用“類貨幣”“貨幣替代”“現金理財”等暗示產品等同于現金管理類產品的表述;風險提示須含有“本基金的風險等級為低風險,但低風險并不預示本產品保本保收益,產品存在凈值波動的風險”的表述;不得宣傳基金經理管理的其他類型固收產品;成立未滿6個月的產品,不得展示業績;成立時間短于2年的產品,不得宣傳年化收益率。
其實,在同業存單指數基金正式推出之前,已經有機構提出過資金空轉的問題。中信證券指出,當同業存單發行利率較低時,可能會有銀行通過發行同業存單獲得低成本資金,再投資于存單指數基金,加劇資金空轉的問題。
中新經緯發現,在過往幾個月,不少基金公司在宣傳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產品時,都或多或少將其與現金管理類產品劃等號,比如,嘉實基金微信公眾號5月30日發布了介紹這類基金的一則視頻,視頻封面就寫道“現金理財PLUS工具來啦”。另外,匯添富在其微信公眾號上介紹同業存單指數基金時也稱,“致力于為投資者打造一款現金管理類的創新公募產品。”
投資同業存單指數基金雖風險較低,但并不保本。招商證券任瞳團隊指出,一方面,同業存單價格會受到利率水平的影響,利率上行,則基于市值法計算的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大概率會發生回撤,因此利率風險是同業存單指數基金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另一方面,由于同業存單指數基金被大量個人投資者持有,一旦發生不利變化,部分投資者可能非理性地大量集中贖回,可能會導致基金以及同業存單市場流動性風險加劇。(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