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逸思
恒大首款量產車終于來了,你會買嗎?
7月6日晚八點,恒大汽車旗下首款量產車型恒馳5正式開啟預售,綜合補貼后預售價為17.9萬元,這低于此前業內普遍預測的20萬元左右的售價。
在發布會上,恒馳汽車總裁劉永灼表示,恒馳5是“30萬以內最好的純電SUV”。據悉,該車定位于緊湊型SUV,采用寧德時代磷酸鐵鋰電池,CLTC綜合續航里程602公里。新車預計將從今年10月開啟交付,到明年一季度完成1萬輛的交付目標。
在正式預售之前,恒馳5就因獨有的預付定金方式引起了熱議。據恒大汽車發布的資料,恒馳5前1萬輛將有特大讓利,新車預售訂金、大定及購車尾款全部支付至天津津濱公證處專戶監管;交車時付車款,提車后15天內可退車,并從公證處專戶退回車款。若未成功認購,預售訂金1000元在8月31日從公證處專戶退回。
這也被業內人士戲稱,恒大汽車首創了“公證”購車模式。在發布會上,劉永灼再次強調,這是為了保證消費者的資金安全。
時間退回到兩年前的2020年8月,房企“三道紅線”剛出爐,恒大集團債務危機并未全面爆發。恒大汽車首場汽車發布會聲勢浩大,一口氣推出了恒馳1、2、3、4、5、6六款車,從A級到D級,從轎車到SUV再到MPV,幾乎覆蓋全部乘用車類型。其中,恒馳5是首款量產車。
“財大氣粗”的恒大汽車出手也非常大方。恒大汽車管理層在2021年3月份召開的業績發布會上透露,從2018年入局以來,恒大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累計總投入達474億元,年平均投資額近120億元,其中249億元用于投入研發和收購核心技術等,另外225億元用于工廠建設、設備和零部件采購等。
即使到了2021年4月上海車展時,恒大汽車依舊意氣風發,在上述6款車型的基礎上又新發布了3款車型,成為當屆車展最受矚目的展臺之一。
恒大汽車在去年中報中還表示,公司在同步研發設計14款車,目前已發布9款,且在天津、上海、廣州等地設立了工廠,力爭到2025年實現年產銷超100萬輛,2035年實現年產銷超500萬輛。
這樣的故事在當時的資本市場一度非常“吃香”,恒大汽車在去年上海車展期間總市值高達近740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6320億元)。但很快恒大集團債務危機便在當年7月全面爆發,造車項目也一度被拖累“難產”,恒馳5的量產一再“跳票”。
為了推進恒大汽車的量產進度,今年3月,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恒馳5量產動員大會上立下“軍令狀”,表示要大干3個月,一定要在6月22日實現恒馳5的量產。到了今年5月,恒大汽車卻對外表示,將恒馳5量產時間卻繼續推遲。
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存在“跳票”,但是恒大汽車頂住了各種壓力,讓恒馳5順利開啟預售。這對恒大集團轉型新能源汽車而言是重要一步,因為不論新車銷量好壞,都可以開始給恒大帶來現金流入。
此前,恒大汽車大手筆的投入讓其現金流“雪上加霜”。根據歷年財報,恒大汽車在2018年“官宣”入局造車后,凈利潤由盈轉虧,且凈虧損在持續擴大。2018年~2020年,恒大汽車凈虧損分別為14.28億元、49.47億元、76.65億元,2021年上半年繼續虧損超48億元,虧損同比擴大超96%。這三年半內,恒大汽車已經累計虧損了超188億元。
債務危機持續發酵后,恒大汽車因未按照規定時間提交2021年財報,從4月1日起已停牌超3個月。截至3月31日收盤,恒大汽車股價已跌至3.2港元,總市值為347億港元,和去年4月上海車展時相比,已縮水超95%。
在已公布的財報中,恒大汽車表示,虧損主要來源于新能源汽車業務,該業務正處于投入階段,相關的市場推廣費用、利息開支和研發投入增加。單在銷售及營銷費用方面,恒大汽車去年上半年就支出了近14.52億元,這主要是源于其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廣告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