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9月7日電 (張澍楠)臨近中秋,月餅作為“時段性消費”商品顯得格外火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A股市場上月餅概念股近30只。小小月餅,為何能牽動眾多A股公司?正宗月餅概念股盈利情況又如何?
毛利率達60%
月餅概念股包括糖、油等原料類企業,以及生產加工類企業,和包裝、流通類企業。粗略統計,目前已有安琪酵母、羅牛山、南寧糖業、中糧糖業等原料類等,還有金字火腿、好想你等提供餡料。A股還有多家酒店餐飲企業涉及,如全聚德、華天酒店等。
目前,以月餅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包括廣州酒家、元祖股份等。從歷年財報中可以看到,由于月餅屬于節日型消費品,廣州酒家和元祖股份下半年收入遠大于上半年,給企業帶來大額銷售收入的同時,月餅的毛利率也非常可觀。
從上述表格看出,自元祖股份上市至2019年,月餅禮盒營收同比均上升,毛利率保持在60%以上。
不過,元祖股份2020年年報中,主營業務收入構成已經不見“月餅禮盒”表述,相關表述變為“中西式糕點禮盒(包含月餅、粽子等)”。元祖股份證券部相關人士對中新經緯表示,部分禮盒雖然是在中秋節期間售賣,但里面產品還包括了糕點,審計時就很難區分哪個是糕點、哪個是月餅,但月餅也屬于糕點的一部分,為避免誤導,就合并起來計算。
據2020年財報數據,元祖股份中西式糕點禮盒(包含月餅、粽子等)營收為13.88億元,同比增加3.24%;毛利率為55.96%,同比減少2.08個百分點。2021年財報顯示,這一業務營收為14.64億元,同比增加5.43%;毛利率為51.51%,同比減少0.57個百分點。
對于統一口徑后毛利率出現下降的現象,上述人士提到,可能跟合并計算有一定的關系,也要看當年售賣產品的具體情況,每個產品的毛利率都會不同。
再來看廣州酒家,其財報顯示,月餅系列產品是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自2017年上市以來,廣州酒家月餅系列產品毛利率最高為63.22%,最低也超50%,達到56.46%。
再如:號稱“面包第一股”的桃李面包力爭突圍進入新中式糕點的賽道。據2022年半年報,桃李面包月餅今年上半年收入150.17萬元,2021年上半年這一數據僅為62.16萬元。
嚴打過度包裝
需要一提的是,國家發改委6月10日表示,根據國家發改委成本調查以及行業組織、電子商務平臺數據,從多年市場情況看,盒裝月餅平均生產成本70元/盒左右。
對于市場上出現的高價月餅,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公告》提及,對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要求經營者應保存銷售單價超過500元盒裝月餅的交易信息,以備有關部門依法查核。如有需要,將對經營者開展成本調查。
同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中消協等部門也出手監管“天價”月餅,北京、上海、江蘇、福建等地也紛紛行動。
如:北京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月餅市場巡查,安排專人定時監測線上平臺月餅銷售價格。江蘇開展“天價”月餅、商品過度包裝等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對月餅生產、加工、銷售全環節進行專項檢查,采取函告、約談等方式對相關經營者進行政策提醒,督促經營者履行價格承諾、做好價格自律。
電商平臺截圖
中新經緯瀏覽某電商平臺發現,目前在售月餅禮盒價格均低于500元。在電商平臺搜索“月餅”,以“價格降序”的方式排列發現,售價為499元及498元的月餅款式多達近百款。
對于嚴打過度包裝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元祖股份上述人士告訴中新經緯,包裝方面是嚴格按照標準之內進行,月餅包裝中也沒有什么縫隙,對公司業績影響不大。
能否迎中秋“行情”?
進入三季度,月餅概念股業績及股價能否迎來一波中秋行情?
國信證券在點評廣州酒家2022年中報時稱,中秋提前致月餅增長28%。2022年上半年食品收入9.76億元/+10.81%:其中速凍收入5.28億/+30.25%,主要系梅州產能釋放+渠道拓展+儲食需求增加,單Q2速凍收入同比增加33%;月餅收入4509萬/+21.68%,主因月餅季銷售提前,單Q2收入同比增28%。
元祖股份、廣州酒家均在財報中表示,月餅系列產品具有季節性特征,因此大部分烘焙企業下半年的收入表現比上半年好,業績主要體現在第三季度。的確,元祖股份及廣州酒家自上市以來,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均遠超第一、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
不過,作為傳統的應節食品,廣州酒家在半年報中稱,月餅系列產品是公司的主要收入和利潤來源。月餅系列產品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節令食品,消費時間具有明顯的季節性,該系列產品銷售旺季一般在第三季度。受此影響,公司銷售收入和現金流量呈現季節性波動的特征,公司生產經營存在季節性波動的風險。
元祖股份則提到,公司主要采購原料為面粉、油脂、糖和雞蛋等,相關糧油價格容易受當年的收成質量、天氣變化、市場供求等而產生一定浮動。若采購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對于公司產品的毛利率將形成一定壓力。(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