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15時,武漢中心氣象臺發布干旱紅色預警信號,湖北共計20個縣(市、區)已達特重氣象干旱,且預計未來一周將持續。當下正值長江中下游晚稻、中稻等農作物灌溉用水高峰期、關鍵期,農業灌溉用水需求量大且集中,嚴峻旱情成為湖北確保秋糧豐收的“加試題”。
針對持續高溫少雨天氣,湖北堅決打贏抗旱保糧硬仗,各地市州密切關注旱情發展,相關部門加強聯動協調,做好蓄水保水、水資源調度、農技指導、人工增雨作業等工作。與此同時,各地還通過優化農業生產方式,提高“抗大旱、抗長旱”能力,確保秋糧再豐收,秋種有保障。
“水稻豐產豐收,一畝地1400多斤,比往年產量還好一些。”9月17日上午,在襄陽市南漳縣好收成農作物種植合作社放心種子大廳里,前來選購油菜種的農戶分享著夏糧豐收的喜悅。肖堰鎮斑竹坪村農戶閔三英的話引起大家強烈共鳴:“多虧政府幫我們引水抗旱,這才保住了稻谷,種油菜也不愁了。”
棗陽市是湖北省重要的糧食產區,今年秋糧種植面積超150萬畝。棗陽市興隆鎮水管站站長陳俊喜腳步不停地巡查水渠,“現在要提前蓄好水,為秋播秋種做準備”。在興隆鎮往北150公里的老河口市竹林橋鎮,種糧大戶張安強家的1000多畝旱稻綠意盎然。自打收完小麥,張安強就決定改種旱稻,“比種水稻一畝地少用5噸水,保底能收100萬斤稻谷”。
據統計,襄陽市目前已累計投入抗旱資金1.91億元,動員抗旱勞力22.49萬人次,出動抗旱設備3.64萬臺套,車輛運水2.5萬車次,累計完成抗旱澆灌面積1278.8萬畝次,有效緩解了旱情影響。
在日前召開的全省秋糧暨全年糧食生產形勢分析會上,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肖長惜表示,湖北省農業農村部門周密部署、搶前抓早、精準施策,動員各方力量抗大旱、救大災,有效克服歷史罕見的高溫干旱不利影響,目前災情整體基本可控,秋糧生產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面對嚴峻旱情,湖北千方百計找水,精打細算用水,全力保障人畜飲水安全和農業生產用水。截至9月15日,湖北省水利部門已調度398處大中型灌區放水灌溉,累計供水約72.8億立方米,灌溉農田約3761萬畝,全省累計參加抗旱的干部群眾305.74萬人次,投入抗旱資金21.2億元。湖北省水利廳廳長廖志偉說,當前抗旱形勢依然嚴峻,要做好抗大旱、抗長旱的準備,蓄水保水惜水,搶抓降雨時機,統籌當前和后期抗旱用水需求,努力增加水庫蓄水,科學調度水源,全力保障群眾生活用水和農業生產用水。
董慶森 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