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揭書宜
9月24日,第一財經記者從呷哺集團(00520.HK)獲悉,全新燒肉品牌“趁燒”中國首家門店落戶上海日月光中心。“趁燒”的首批20余家門店將落戶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未來3年門店數將突破百家。
呷哺集團此前主打火鍋品牌。集團在1998年創立了單人小火鍋品牌“呷哺呷哺”,又在2016年推出了相對高端的火鍋品牌“湊湊”,這一次,集團又切入了燒烤賽道。
對于切入燒烤賽道的用意,呷哺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賀光啟表示,“火鍋和燒烤是我國餐飲市場最大的兩個板塊,燒烤賽道暫未出現一家頭部品牌或企業,所以這一次集團要將燒烤做到極致差異化。”
對于在疫情仍然有所反復的背景下,呷哺集團還進行如此大手筆的擴張策略,賀光啟的看法是:“疫情終會過去,十幾億人群的消費需求是一定會蓬勃發展的。此外,‘趁燒’的發展速度會比‘湊湊’快20%-30%,因為背靠集團已有的供應鏈、人才等資源,‘趁燒’的優勢比之前兩個品牌大很多。”
不過,賀光啟也指出,在特殊時期擴張門店需要在一些方面較為謹慎,譬如集團計劃引入門店智慧選址軟件系統,通過數字化的手段來管理門店租售比情況。目前,公司計劃把呷哺呷哺門店的租金成本控制在營業額的10%以下,湊湊8%以下,而“趁燒”的第一批門店租金希望控制在15%以下,占比更高是因為選址比前兩個品牌更加嚴格,例如必須要在一樓,有外擺區,處于年輕人聚集的商業區等條件,之所以如此謹慎,是因為“趁燒”的商務模型還需市場驗證。
隨著品牌“趁燒”的亮相,呷哺集團多品牌、多業態的擴張戰略進一步落地。據悉,“趁燒”計劃在明年(2023年)開出至少20家門店,首批門店將落戶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首選上海田子坊、北京三里屯等網紅打卡地。自2024年起,“趁燒”預計每年至少以新增“30+”門店的速度進行擴張,重點選擇杭州、重慶、天津等核心城市,未來3年計劃突破百家門店。而隨著新品牌“趁燒”的亮相,呷哺集團通過“呷哺呷哺”、“湊湊”、“趁燒”三大品牌,完成了大眾、中高端、高端餐飲消費賽道的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趁燒”的差異化在于主打“燒肉+酒茶+歡樂”多元化全新“餐飲+”模型,為此,“趁燒”還在門店氣氛上下足了功夫,重點倡導“歡樂”元素。除了將門店布置成居酒屋、夜店等時尚風格外,“趁燒”還會在現場推出大量互動游戲、整點促銷、體育賽事轉播、限時優惠等活動,顧客還可以與服務員在現場進行歡樂活動。
不過對于現場游戲互動環節,不同需求的消費者有不同的感受。25歲的白領小王認為:“我如果在周末選擇吃烤肉放松,應該只想與好朋友安安靜靜聊聊天,好好吃頓飯,可能會選擇不含有互動游戲的餐廳。”
而19歲的高校學生小呂則告訴記者:“我愿意去嘗試有互動游戲的烤肉店,因為我覺得既可以吃飯,又可以和夜店一樣快樂地玩耍,一舉兩得。”
據呷哺集團介紹,“趁燒”的目標消費者主要是Z時代的年輕人,以90后、95后、00后為主要消費群體。而根據這類群體的消費習慣,營業時間也有所不同,從中午11點營業至深夜2點,滿足都市上班族及年輕人各種用餐場景和時間需求,打造商務餐敘、生日慶祝聚餐、深夜加班后放松場所、宵夜聚會餐等場景。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最新發布的《2022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餐飲市場規模達4.7萬億元,火鍋產值約9500億元,燒烤產值為2700億元,火鍋和燒烤已成為人們聚餐時選擇最多的餐飲品類。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燒烤相關企業總量85.2萬家,現存49.3萬家。從注冊數量年度分布來看,近十年燒烤相關企業注冊數量整體呈現逐年增加趨勢,但暫缺頭部巨無霸企業。截至2022年9月19日,我國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下的燒烤相關企業占94%,1000萬至5000萬以上的企業僅一家,而5000萬以上的企業為零。
2022年,各家餐飲企業的日子都不好過。8月29日,呷哺集團發布2022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當期營收21.56億元,同比下滑29.2%;凈虧損由2021年上半年的4690萬元增加至2022年同期的2.782億元,虧損同比擴大459.95%。
不過,在9月24日的采訪中,賀光啟透露,湊湊品牌上半年略有虧損,全年是能夠實現盈利的。“呷哺呷哺”上半年也是有虧損的,但7月至9月已經把這些虧損全部彌補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