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面子不要里子,講速度不講規律,在不該綠化的位置做綠化、過度種植……如今,各地對生態環境保護高度重視,生態修復、生態建設工程日益增多,但一些地方也出現了過度綠化、生態形式主義的現象。
前不久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明確,要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切實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監管,為子孫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重形式不重實效的現象,為何會出現,應該怎么治理?
生態文明建設須警惕跑偏的“綠色化”
近年來,各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積極探索生態環境保護之路,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但部分地區冒出了不好的苗頭和現象。
人民網記者梳理發現,今年2月,吉林、山東、廣東、黑龍江、貴州、陜西、寧夏7?。▍^)公開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移交問題追責情況,其中涉及指弄虛作假、監管缺位、形式主義等問題。
2019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到2022年分六批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2個部門、6家中央企業開展督察,共曝光137個不作為、慢作為,不擔當、不碰硬,甚至敷衍應對、弄虛作假等生態環境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典型案例。
有媒體報道稱,在部分城市,“貪大求洋”等現象仍有發生?!盀樽尦鞘芯G化建設與國際接軌,不考慮氣候、濕度、土壤等客觀自然條件,想著能‘一日造林’‘一夜成景’,盲目攀比綠化速度、規模和檔次?!睋氖聢@林工程的業內人士透露,“由于選擇的樹種不適應當地氣候,對當地森林生態系統平衡造成威脅,種植下去存活率也不高,無法起到綠化美觀的作用?!?/p>
還有部分地區跟風種植“網紅”樹,單純求異求新?!耙粋€地方出現一條‘網紅’街,其他地方就復制效仿。”該業內人士認為,盲目追求“成景好看”,卻忽略了城市綠地的生態基礎功能。
還有一些地方,“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仍未停歇。2021年,山東省紀委監委公開曝光,濱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李福友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等問題,以蒲河景觀綠化為名大搞形象工程,耗資6000余萬元,造成嚴重不良影響。
違背規律搞修復 與美好生活背道而馳
自然生態系統是個有機的生命軀體,應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切實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監管,為子孫后代留下山青水秀的生態空間。
7月27日,國新辦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舉行發布會。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發布會上表示,生態環境部將按照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部署和要求,在生態保護修復上強化對所有者、開發者乃至監管者的統一監管,當好生態衛士。嚴肅查處生態破壞行為。堅決杜絕生態保護修復中的形式主義。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城市綠化建設能為老百姓帶來生態價值和觀賞價值?!敝袊謽I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所長張建國對人民網表示,生態形式主義現象的出現,會讓社會公眾認為生態環境保護只是徒有其名,損害了地方發展的形象。
張建國表示,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為了“面子工程”另辟蹊徑,與公眾追求的美好生活背道而馳,與高質量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背道而馳。
“城市綠化中‘形式主義’往往缺乏科學指引,比如有的地方種植的喬灌草等植物難以適應當地生態條件,有的地方只重視前期種植,后期不能進行精細化養護管理,有的地方引入一些新奇的外來物種,可能造成生物入侵?!北本┐髮W生態學博士、助理研究員馬志遠對人民網表示,這些情況在形式上都是進行城市綠化,但在效果上并不能從根本上改善環境,反而可能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
生態形式主義對城市居民身體健康也會造成影響。相關衛生領域專家表示:“近年來,部分城市仍在不加選擇地種植楊樹、柳樹、柏樹等植物,此類植物根系發達,易成活、生長快,可以滿足城市綠化需求。但這類樹種容易產生大量花粉和飛絮,誘發部分居民過敏,出現人體健康風險?!?/p>
“生態形式主義”之風當剎
2021年,生態環境部制定并印發《關于堅決防止生態保護修復中形式主義行為的通知》,指出要強化生態保護修復全過程監督管理,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同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科學綠化的工作原則,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與自然恢復相結合,遵循生態系統內在規律開展林草植被建設,著力提高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和穩定性;堅持規劃引領、頂層謀劃,合理布局綠化空間,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綠,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構建健康穩定的生態系統;堅持節約優先、量力而行,統籌考慮生態合理性和經濟可行性,數量和質量并重,節儉務實開展國土綠化。
“綠化應該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應該由富有經驗的專業人員做項目設計和環境評價?!睆埥▏J為,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過程中,應遵循自然生態系統演替規律和內在機理,科學設置短期目標,合理銜接長期生態戰略。
張建國補充,城市綠化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系統工程,要合理規劃,因地制宜地規劃不同類型的綠地建設。倡導生態優先、以人為本,鼓勵適合本地地情的苗圃種植,以打造綠色、便捷的城市生態圈為重點,讓綠化起到改善城市生態、美化城市環境的作用,實現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
系列報道:
之一:“古”韻里“樹”寫風景 留住美麗中國記憶
之二:推窗見綠出門即景 口袋公園扮靚城市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