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9月13日電 (記者付麗麗)“今年1—8月,全國水利建設投資落實9856億元,新開工各類水利項目2.36萬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7361億元,均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水利項目施工吸納就業197.1萬人,為經濟運行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13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部長李國英介紹道。
李國英表示,水利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著力構建“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今年以來,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一批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加快實施,省、市、縣級水網建設有序推進。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張祥偉介紹,水利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加快推進國家水網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首先,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加快完善。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654億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1.76億人。同時,積極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2022年開工建設了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工程連通三峽、丹江口這兩個國家水網的重要節點,可將南水北調中線年調水規模由95億立方米提高到115億立方米。
其次,一批跨流域、跨區域重大引調水工程建成并發揮效益。引江濟淮一期去年年底已經成功實現試通水、試通航,長江、淮河實現了歷史性“牽手”,惠及皖豫兩省15個市5100萬人口。引漢濟渭實現了先期通水,長江、黃河在關中大地“握手”,將造福關中和陜北地區1400多萬人。湖北鄂北水資源工程全線通水,工程將惠及鄂北地區480多萬人、380多萬畝耕地。
此外,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建設明顯提速。滇中引水、黃河流域東莊、珠江流域大藤峽等一批在建項目加快建設進度,去年引江濟淮二期、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等多項水網骨干工程開工,今年吉林水網骨干工程、南水北調中線河北雄安干渠等一批重大工程開工,這些工程將為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和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下一步,水利部將繼續大力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爭取盡早開工建設。同時,指導地方積極推進省、市、縣級水網的規劃建設,加快完善國家水網總體格局。”張祥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