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中國國家“友誼勛章”獲得者、俄羅斯中國友好協會第一副主席加林娜·庫利科娃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為古老的絲綢之路賦予了新的內涵,符合新時代的需求,符合“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人民對和平、合作與繁榮的期望。這一倡議不僅推動俄中關系向前發展,而且對全球發展和安全有重要意義。
支持“一帶一路”倡議 積極推動俄中地方合作
庫利科娃指出,10年來,“一帶一路”倡議以開放、平等、發展等重要且有吸引力的原則為基礎,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一框架內實施了數千個項目,建設基礎設施,發展貿易、經濟和人文合作,提高了“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人民生活水平。
她強調,俄羅斯一直是中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內開展國際合作的支持者和重要伙伴。俄羅斯地方舉行的大型國際活動積極推動俄中地方合作,也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作出了重要貢獻。如今年夏天在雅庫茨克舉行了首屆俄羅斯聯邦薩哈(雅庫特)共和國與中國地方合作論壇;9月,在喀山成功舉辦了首屆俄羅斯—中國互利合作“萌芽”國際商務論壇。
庫利科娃說:“在‘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的框架內,我們兩國的合作正在逐步深化,這在今天尤為重要。”
促進人文合作與交流 發揮俄中友協紐帶作用
庫利科娃指出,當前人文合作與交流在兩國關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人文合作促進相互理解和建立信任關系,積極的人文交流是商業和經濟合作成功的基礎。”庫利科娃強調,“俄中友協一直積極參與兩國的人文交流與合作。”
她談到,自2006年以來,中俄兩國開創性地舉辦大型國家級人文交流主題年活動,國家年、語言年、青年友好交流年、旅游年、媒體交流年、地方合作交流年、科技年以及正在進行中的體育年等極大推動了兩國各領域人文交流合作。2024年和2025年將迎來中俄文化年。
“所有上述活動,俄中友協都積極參與。”庫利科娃介紹,在過去十年間,俄中友協組織的活動數量持續增長,僅在莫斯科每年就舉辦約50場活動。“俄羅斯中國友好協會是俄羅斯第一個對外友好協會,被稱為俄中關系民間外交的領導者。成立66年來,一天也沒有停止過友好活動。”她說。
迄今為止,俄中友好協會已經建立24個地區分會,吸引俄羅斯年輕一代積極參與到俄中友好事業中,傳遞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