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秋、國慶假期從9月29日至10月6日,共8天時間,全國收費公路繼續對7座以下(含7座)小型客車免收通行費,免費時段是9月29日0時到10月6日24時。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中秋、國慶假期,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營業性客運量全面回升,營業性客運總量將達4.9億人次,較2022年同期日均增長78.6%。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獲悉,鐵路國慶黃金周運輸今日啟動,自9月27日至10月8日,為期12天,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9億人次,日均發送旅客1583萬人次,9月29日為客流最高峰,預計發送旅客超2000萬人次。
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交通運輸部門綜合考慮出行規律、假期時長、天氣情況、亞運會觀賽、小客車免通等因素,對中秋、國慶假期期間交通運行情況進行了研判,預計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公眾出行意愿強烈,公路出行量將創歷史新高,旅游人數有望迎年內新高峰。
客運量持續高位運行
跨區域人員流動量有望創新高
該負責人表示,預計中秋、國慶假期,跨區域人員流動量持續高位運行,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包括營業性客運量、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道小客車出行量)達20.5億人次,日均2.57億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長11.5%,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長58.8%。
客流分布整體將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特點,出程客流集中度較返程客流集中度更高,公路出行最高峰將出現在9月29日前后。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路網流量較大,預計比2022年同期增長40%以上。
重點旅游城市將成為出行熱點地區,旅游人數有望迎年內新高峰,旅游出行預計將超出行總量的60%。中長距離出行占比將進一步提升,預計省際市際出行或將超70%。
此外,貨運物流量總體將保持平穩。預計公路日均完成貨運量較節前將下降約15%—20%,假期結束后將快速回升至常態。
自駕出行量或將破歷史峰值
公眾錯峰意識增強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連休8天,與杭州亞運會賽事后半程高度重疊,公眾旅游、探親、觀賽等出行需求十分旺盛,預計假期公路出行量會創歷史新高,特別是公路跨省長距離出行明顯增加,小客車自駕出行比例相對較高。
該負責人表示,預計中秋、國慶期間,全國高速公路日均流量約為5700萬-5800萬輛,比2022年同期增長46%-49%。假期首日全國高速公路流量可能突破歷史最高值,預計將達到6600萬輛。
與此同時,公眾在假期前一天提前返鄉或出行意愿較往年更為強烈,預計假期出程高峰時段為9月28日16時至次日凌晨、9月29日9時至14時。假期長距離與中短距離出行交織,公眾錯峰意識增強,返程不再集中于假期最末期,較為分散,預計假期第五至六天起,部分區域可能出現相對集中返程情況。整個假期的出行最高峰將出現在9月29日10時前后,路網通行壓力較大。
擁堵區域將呈多點分布。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公眾出行目的更加多樣、出行分布更加廣泛,擁堵緩行路段呈多點分布,擁堵程度預計加大。人口密集城市進出城高速公路、城市機場高速公路、通往熱門景區公路、西部地區熱門旅游公路等局部路段易發生擁堵緩行。此外,受亞運會賽事與中秋、國慶假期疊加影響,杭州及其周邊地區公路擁堵也將加劇。
鐵路客流呈現強勁增長態勢
千方百計增加運力滿足旅客出行需求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長達8天,旅客出行意愿強烈,探親流、旅游流交織,鐵路客流呈現強勁增長態勢。”國鐵集團客運部負責人介紹,從鐵路12306售票系統火車票預售情況來看,假期首尾以長途客流為主、中間短途客流居多,9月13日啟動假期運輸售票以來,12306售票系統已平穩度過售票高峰。
據介紹,我國鐵路部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千方百計增加運力,提高運輸服務品質,強化應急保障,最大限度滿足旅客假日出行需求,保障國計民生重點物資運輸。
千方百計增加運力投放。全國鐵路實行高峰列車運行圖,進一步優化運輸組織,日均計劃開行旅客列車11500余列,較日常增加1850余列,其中最高峰日安排開行列車將超過12000列,日均旅客座席能力預計較2019年同期增長18.5%。充分挖掘運輸潛力,通過開行夜間高鐵等方式,增開熱門方向長途直通旅客列車320列,采取動車組重聯運行、普速旅客列車加掛車廂等方式,增加旅客座席,進京、進滬、進穗方向列車原則上安排滿軸或滿編組運行;各鐵路局集團公司適時靈活增開管內臨時旅客列車,動態滿足短途旅客出行需求;全力做好杭州亞運會運輸服務保障工作,為賽事平穩運行提供支撐。
持續提升客運服務品質。組織重點站車窗口單位,增加節日期間客運服務力量,加強高峰時段進站候車旅客疏導和乘降組織,保障空調、供水、餐飲等基本服務。關愛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最大限度提供便利。加強鐵路12306信息服務力度,用好候補購票、在線選鋪、網絡訂餐等服務功能,加強協調聯動,與地鐵、公交、出租車等市政交通有序接駁,不斷提升旅客出行體驗。繼續開好公益性慢火車,方便沿線群眾假日出行。
做好應急保障。為應對突發客流,在全國鐵路各樞紐地區儲備一定數量的備用客車車輛和乘務人員,隨時準備上線運行。做好惡劣天氣、大面積晚點、設備故障等各類場景下的應急準備工作,完善工作預案,加強實戰演練,確保應急有備、處置果斷,確保鐵路大動脈安全暢通,最大限度降低對運輸秩序和旅客出行的影響。
強化重點物資保障力度。對節日物資及糧食、棉花、化肥等重點物資實行精準保供、優先運輸,服務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和人民群眾假日生活。用好大秦、唐包、瓦日、浩吉、蘭新鐵路等北煤南運、西煤東運主通道,加大電煤保供力度,確保全國鐵路直供電廠存煤量穩定。加強各大鐵路口岸運輸組織,確保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中老鐵路國際貨物列車開行穩定暢通。加強鐵路95306系統和中歐班列門戶網站應用,持續提升貨運辦理效率和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