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是整合農村客運、貨運物流、郵政快遞資源優勢,通過站點設施、運力網絡、技術裝備、信息平臺的共建共用共享,推進資源高效集約利用的農村運輸服務發展新模式。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從2021年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工作啟動以來,截至目前,全國超1100個縣級行政區開展了農村客貨郵融合業務,我國共建成縣鄉村三級客貨郵服務站點5萬余個,開通客貨郵融合線路1.1萬余條。全國投入代運郵件快件客車近3萬輛,農村貨運班車7000余輛,客車年代運郵件快件超2億件。
快遞搭上順風車 運力盤活 業務翻番
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將客運、貨運、郵政、快遞融合在一起,打通快遞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在山東無棣,“最后一公里”的打通有效地為快遞進城提供保障,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也助力了鄉村振興。
家住山東無棣縣西小王鎮西小王村的孫德芝老兩口,子女工作常年在外,子女為老兩口網購了智能攝像頭和手機,實現了“云”見面。
濱州市無棣縣西小王鎮西小王村村民 孫德芝:他們(子女)想我時就給我打個視頻,這不就和見面一樣嘛。
無棣縣城區與鎮村最遠距離超50公里,以前快遞只能到達鎮網點。近年來當地在改造提升農村公路的同時,還投入超百輛新能源公交車,通過加裝客貨隔板,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實現客貨兼用。
不僅公交車駕駛員兼職“郵遞員”,為村民提供貼心服務,村里的超市也變成了村級客貨郵綜合服務站。
濱州市無棣縣水灣鎮郝家村客貨郵綜合服務站負責人 郝志偉:村民在取件的同時順便從超市里捎點東西,不僅給咱超市增加了客流量,而且也增加了很大的一部分收入。
目前無棣縣搭建起1個縣級供配中心、10個鎮級服務中心和423個村級服務站、覆蓋501個村的快遞“村村通”三級網絡體系。今年無棣縣快遞進村的業務量幾乎翻番,每天超3萬件,同時快遞企業運營成本節約了近30%,客運企業也盤活了閑置運力和資產。
搭建平臺惠民生 大數據服務鄉村客貨郵
作為農村群眾出行、農產品出村進城、消費品下鄉進村的重要渠道,浙江寧海在公交郵路的基礎上,專門打造集“快遞物流服務中心”“鄉村便民服務中心”等多功能的農村集士驛站,并利用大數據高效服務鄉村振興。
一大早,浙江寧海縣客貨郵共配中心就開始忙碌起來。在專門定制的客貨郵公交車上,記者注意到,除了快遞包裹,還有一些團購的生活物資。司機告訴記者,因為村里老人居多,到鎮上買東西不方便,因此手機團購生活物資后,公交車就會一起帶到各村的集士驛站。
記者注意到,當這些打包好的快遞包裹袋上車后,公交車上的大屏幕內置讀卡器感應到包裹袋上的二維碼,遠在32公里之外的寧??拓涏]智控管理中心內,包裹實時信息和公交車運行軌跡都出現在了大屏幕上。
寧海縣客貨郵智控管理中心負責人 陸柄華:利用物聯網技術,對進出村的快遞包裹進行智能化識別、定位及跟蹤管理等,通過系統聯動驛站站長,提醒上下貨到站。
截至目前寧海縣已建成集士驛站128個,累計開通公交郵路79條,帶動農產品銷售9000萬元。
多點融合助推客貨郵“無縫交接”
交通運輸部表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全國大部分地區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各地需要在融合發展的基礎上,培育、支持符合本地發展實際情況的農村客貨郵發展模式。
在吉林省公主嶺市,當地依托客運站服務功能,新建的占地5400平方米的物流園目前正在進行自動化設備的分揀測試安裝。今年6月投入使用后,物流園將以客運服務與物流體系相配套的方式,開展農產品商貿和產業流通服務。
吉林省運輸管理局貨運物流管理科副科長 龐志有:引導農村物流企業開展“定時、定點、定線”的物流服務,降低農村物流的末端配送成本,提高農村物流組織效率。
目前,全國已有多個縣鄉客運站在進行客貨郵站點的改造升級。在今年年初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里,明確提出要融合發展,加強農村客運、貨運物流、郵政快遞、養護和供銷等方面的資源共建共用,提升農村運輸集約化水平。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道路客運管理處處長 何明: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推進設施、網絡、信息融合,打造“一點多能”的農村客貨郵站點,推廣安全可靠、客貨統籌的農村客貨郵適配車型,加強農村客貨郵信息互聯互通,努力構建更加集約高效可持續的農村運輸服務體系。(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