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六大銀行近日發布的2013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金融危機爆發五年有余,與之相關的法律訴訟成本仍是拖累銀行業績的重要因素。但隨著法律訴訟逐漸了結以及美國經濟復蘇,市場人士普遍看好2014年銀行股的表現。
法律訴訟拖累業績
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富國銀行和花旗集團在內,已公布財報的六大銀行中,多數銀行經過法律成本、債務估值調整后的業績都超過預期。
金融危機爆發五年多之后,與之相關的法律訴訟仍然沒有結束,再加上美國銀行業監管趨嚴,違規調查不斷,使法律訴訟成本繼續成為拖累銀行業績的主要原因。
美國資產最大的銀行摩根大通近幾個月接連受到法律訴訟費用的重創。2013年11月,摩根大通同意支付130億美元了結其因2009年1月之前不當銷售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而引發的民事訴訟,這一金額成為美國歷史上一家企業與政府達成的最大數額和解金。今年1月,摩根大通又因“麥道夫騙局”向美國政府及金融機構支付約26億美元的罰款。
摩根大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戴蒙在評價財報時表示,公司已在一些監管和訴訟問題上取得進展,就住房抵押支持證券和麥道夫等事件達成了重要的協議。解決這些問題讓公司可以繼續朝前走,也符合公司和股東的最大利益。
此外,美聯儲貨幣政策變化以及銀行業風險交易監管趨緊導致投資者更加謹慎,交易活動減少,令不少銀行的固定收益交易業務疲軟。
債券、外匯及大宗商品交易近10年來是高盛最強勁的業務之一,但去年第四季度高盛債券、外匯及大宗商品交易收入同比下降15%。由于客戶在信貸和證券化市場中的活動減少,花旗第四季度固定收益交易業務收入也同比下降15%。
由于利率上升導致再融資活動下降,銀行住房抵押貸款業務表現大幅下滑。富國銀行作為美國最大的住房抵押貸款銀行,其住房抵押貸款發放量較上年同期下降60%。
2014年市場看好銀行股
雖然金融危機的陰云仍沒有完全消散,更加嚴格的監管給銀行業盈利帶來挑戰,但鑒于美國經濟復蘇趨穩,以及銀行股目前估值較低,分析人士普遍看好銀行股在2014年的表現。
美銀美林全球經濟研究聯席主管哈里斯說,美國金融業逐步了結了金融危機的遺留問題,正從之前“修復”模式過渡到“增長”模式。
專注于金融行業研究的美國投行基夫-布魯耶特-伍茲公司首席股票策略師坎農說,美國金融股在2007年至2011年連續5年跑輸標普指數后,2012年和2013年均跑贏標普指數。該公司日前進行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投資者都看好金融股。
坎農表示,金融股這兩年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好轉。在2008年金融危機房價大跌后,房價上升令很多相關的金融產品價值收復失地,房價上漲后創造的財富效應令美國人更有意愿歸還房產的抵押貸款和信用卡貸款,使銀行的貸款質量上升。
另一個原因是金融危機后,美國的貸款增速大幅下降,貸款增速甚至低于經濟增速。而這種現象在2011年第三季度出現反轉,貸款增速開始快速上升。
坎農說,美國利率水平、特別是長期利率水平已出現上升,預計美國會在2015年提高短期利率水平。升息對其他產業可能會出現拖累,但卻利好銀行股,因為市場流動性充裕,銀行籌資的成本仍很低,而貸款利率將上升。
高盛投資策略部總監納爾遜說,美國經濟好轉將促進交易增加,使銀行業績向好。此外,不同于標普指數的估值處于歷史相對高位,銀行股的估值仍處于歷史中等水平,目前銀行的利潤增速也支持當前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