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在北方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盾構機車間,工人在組裝盾構機。 新華社發
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數據,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3%,漲幅比5月份的上半年“高點”回調0.2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1%,同比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
在宏觀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背景下,CPI溫和可控,PPI卻持續“負增長”,一溫一冷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么?未來物價走勢又將如何?
食品價格上漲仍較突出
“現在進入夏天,感受蔬菜的價格下降了,但水果價格卻漲了上去,花在吃上的錢還在增加,生活壓力真是不小。”在北京西城區一家中學工作的張女士說。
張女士的感受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CPI數據里也有所顯現。6月份構成CPI的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七漲一降”,其中食品價格上漲仍較突出。當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7%,影響CPI上漲約1.21個百分點,鮮果和蛋價格上漲較多,同比漲幅均超過10%,油脂和豬肉價格則有所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測算,在6月份2.3%的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1.5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0.8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說,上述兩個因素均比5月份減少0.1個百分點,是6月份CPI同比漲幅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的原因所在。
盡管從數據看,上半年CPI溫和可控,肉禽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價格有漲有落,但價格絕對水平經過此前多輪上漲目前已處在較高位置。
中國人民銀行6月底公布的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6.5%的居民認為物價“高,難以接受”,比上季上升0.7個百分點。
需求放緩導致PPI持續下行
PPI位于CPI上游,對經濟形勢和供求關系變化的反映更為靈敏。自2012年3月以來,國內PPI連續同比下降,CPI、PPI走勢持續分化。
專家認為,需求放緩是PPI持續下行的主要原因,而在經濟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資產負債率較高企業的“去杠桿、去庫存”經營策略進一步壓低了PPI水平。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認為,CPI、PPI的分化走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經濟中的結構性問題,雖然當前宏觀經濟增速和就業都處于合理區間,但工業特別是制造業產能過剩問題凸顯。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6月份PPI同比降幅在上月基礎上繼續收窄0.3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收窄。余秋梅表示:“如果同時考慮到部分行業出廠價格環比連續上漲,表明工業品市場已出現一些積極變化。”
“當前工業品領域供求關系出現嚴重不均衡,結構調整任務比較重,且短期內難以逆轉,需要長期努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說。(新華)
相關報道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
多數中小企業對未來審慎樂觀
據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會長李子彬8日稱,受經濟增長下行影響,國內大多數中小企業發展狀況堪憂,特別是人工、環保和融資成本加大。但在政策層面有向好趨勢,不少中小企業對未來發展持審慎樂觀態度。
在8日于此間舉行的中國中小企業產融結合發展論壇上,李子彬說,今年以來,受經濟形勢影響中小企業庫存壓力增大,經營成本特別是財務成本上升,60%-70%的受訪企業認為目前融資成本壓力較大,較往年有上升趨勢,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沒有明顯緩解,整個金融體系的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金融體制改革需求迫切。
此前,據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發布的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95.9,是自2011年三季度起連續第11個季度低于臨界值100以下,從側面反映國內中小企業生產狀況不佳。李子彬認為,從目前情況看,第二季度的狀況也不會有大的改善。
“即便如此,從調查的情況看,不少中小企業對宏觀層面的政策預期依然看好,92%的受訪企業認為政策層面有所改善,對自身經營信心大體上充足,并對未來發展總體持審慎樂觀態度,”李子彬說。
中國中小企業產融結合發展論壇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指導,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中國中小企業產融共生聯盟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