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在外部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廣東惠州經濟發展交出了一張不俗的成績單。惠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奕威在28日舉行的全市前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暨重點項目推進會上稱,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平穩,穩中向好,呈現“增長較快、質量提升、結構優化、動力增強”的特點。
陳奕威稱,廣東惠州將努力實現更有質量的增長,惠州追求的增長是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且沒有水分的增長,增長是為了更高水平的惠民。接下來要全力以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重大平臺的建設、推動項目建設、擴大內外需求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
陳奕威強調,抓好經濟工作,責任重于泰山,效率就是生命,關鍵在于落實。各級各部門要轉變作風、狠抓落實,敢于擔當、主動作為,確保完成全年經濟目標任務。
亮點
亮點
1
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
前三季度,廣東惠州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100億元,增長10%,增幅分別高于全國和全省2.6和2.4個百分點,居珠三角首位。
投資、消費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服務業一直是惠州經濟的“短板”,陳奕威特別提到,在今年這種復雜的經濟背景下,此項短板有所突破。體現服務業指標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前三季度達到717.48億元,同比增長13.1%,增幅比上半年上升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上升0.8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住宿業和餐飲業,前三季度,住宿業零售額10.82億元,增長2.3%,餐飲業零售額51.91億元,增長6.8%,凸顯了服務業的發展態勢。
工業企業效益持續改善
陳奕威表示,廣東惠州經濟質量的提升,從企業的角度看,體現在工業企業效益的持續改善。記者獲悉,1—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29.97%,分別比1—7月、1—6月提高1.0、1.4個百分點,呈現持續好轉態勢。
其中,企業利稅總額實現正增長。1—8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342.85億元,同比增長1.2%,連續兩月實現正增長,其中利潤總額151.26億元,同比增長3.2%,增幅繼上半年從降轉升后,連續三月保持正增長。另外虧損企業虧損面持續縮小。1—8月,虧損企業463家為今年來最少,虧損面持續收窄。
發展質量還體現在財稅數據上,市委副書記、市長麥教猛稱,前三季度全市財稅穩健運行。全市完成稅收580.1億元,增長8.1%,其中,國稅收入416.9億元,增長8.5%;地稅收入163.2億元,增長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17.8億元,增長20.3%,增幅居珠三角第三。
汽車產業增加值增長27.1%
在今年石化工業和電子工業這惠州兩大支柱產業發展不景氣的情況下,汽車產業加速發展,保持了較快增勢。1—9月汽車產業完成增加值63.2億元,增長27.1%,增幅快于全市14.1個百分點,領跑全市主導產業發展。陳奕威稱,惠州的支柱產業由兩個變三個,這是可喜的變化。
投資領域也發生了變化,從今年前三季度來看,工業投資占比正在逐漸增加,房地產投資占比在下降,這表明房地產市場正在理性回歸。
可喜的變化還體現在民間投資上,前三季度,民間資本增長迅速,體現了民間投資的動力和熱情。前三季度,民間投資共完成690.7億元,增幅為20.8%,比上年同期上升3.6個百分點,占固定資產比重為62.8%。
此外還有兩個數據說明惠州經濟結構在優化:全市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實現增加值718.58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63.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4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458.1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40.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居珠三角第二
今年前三季度,惠州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00.6億元,增長19.5%,增幅高于去年同期1.4個百分點,高于全省3.5個百分點,居珠三角第2位。陳奕威稱,從今年以來惠州固定資產投資增幅來看,惠州經濟發展的動力在持續增強。
前三季度惠州全市信貸投放增勢穩健。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為3441.5億元,比年初增長9.6%;貸款余額2365.8億元,比年初增長16.1%,兩項指標增幅均居珠三角首位。其中,銀行存貸比達68.7%,高于去年同期4.5個百分點,高于全省5.9個百分點。陳奕威指出,前三季度銀行貸款中,中長期貸款占比較高,這表明了貸款者對惠州發展的信心。
惠州招商選資工作也有新成果。麥教猛指出,前三季度全市新批外商直接投資項目210宗,增長27.3%。此外,94家企業增資擴產,完成投資額102.6億元。新簽約內資項目430宗,合同利用資金1231.3億元。
壓力
壓力
2
外貿進出口形勢嚴峻
石化是惠州一大支柱產業,但受市場價格以及中海煉油和開氏化工近兩個月的停產檢修影響,預計石化產業將出現較大程度的負增長。
另一方面還包括外貿進出口形勢。據市發改局負責人介紹,受國際經濟環境持續下行以及三星等重點出口企業減產等因素影響,全市外貿進出口增幅均呈逐月回落態勢,也是近年來形勢最為嚴峻的一年。
用地融資等制約項目落地
從前三季度的情況看,制約項目建設的問題依然突出,一些項目進展緩慢。陳奕威指出,目前的問題不是沒有項目,關鍵是項目落不了地,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經濟發展受到影響。
市發改局負責人稱,部分項目受征地拆遷進度緩慢、用地指標難以落實、資金籌措不夠到位等因素影響,推進進度較為緩慢。
數據顯示,全市189宗重點建設項目,目前仍有59宗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低于50%。10件民生實事中也有一些涉及改善城市交通條件的橋梁、道路、路口改造建設等項目進度緩慢。
應對
3
應對
促轉型:做大做強先進裝備制造業
惠州要謀求更有質量的發展,全力以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陳奕威說,加快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工業技術改造、建設新型研發機構,這些都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目前惠州完全有基礎和條件發展裝備制造業,將其做大做強。“做產品好,制作制造產品的機械,則是好上加好。”
麥教猛也提到,狠抓工業穩定增長,要加快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盡快編制惠州先進裝備制造業規劃,科學合理布局,明確發展重點,推進惠州汽車零部件、智能裝備制造、節能環保裝備等產業加快發展。
省委、省政府對企業技術改造高度重視,決定采取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工作力度,推動企業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惠州對此也將抓緊開展調查摸底工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推動智能化改造,全面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推落地:省市重點項目確保年底前動工
前三季度,惠州經濟運行中一些項目面臨著落地難的問題。為此,陳奕威稱,要全力以赴推動項目建設,省市重點項目以及2013年以來新立項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中還未開工的,要研究落實措施,確保年底前動工。
麥教猛稱,要深入推行項目建設“一線工作法”,全面落實重點項目建設責任制,靠前指揮,現場辦公,針對重點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認真分析原因,及時解決,全面提高項目的履約率、資金到位率、開工率和投產率。
此外,惠州將進一步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各級各部門要對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梳理,分析進度,查漏補缺,倒排工期,掛圖作戰。
陳奕威還提到,全力以赴推動兩大平臺建設,分別是環大亞灣新區,以及潼湖生態智慧區。其中環大亞灣新區要盡快推動交通一體化,縣區間的連接路要盡快打通,目前新區三個起步區已經啟動兩個,惠東稔山濱海新城起步區要確保今年內啟動。
擴消費:辦好網上展銷會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陳奕威強調,要全力以赴擴大內外需求,接下來將辦好惠州南非展銷會,辦好“永不落幕”的網上展銷會等。
惠州將落實好濟南展銷會、臺灣精品博覽會簽約成果,辦好中國手機創新周、第三屆“云博會”,進一步幫助企業拓展市場。利用好歲末年終消費旺季,組織廠商舉辦車展、房展等各類促銷活動,聯合開展“惠貨網上行”,促進消費需求增長。
麥教猛還提到,要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深入推進信息消費試點市建設,加強4G業務推廣,擴大新一代智能手機消費,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節能家電等產品消費,挖掘新興消費潛力。
在穩定外貿進出口方面,惠州將精心籌辦好南非展覽會等系列經貿活動,引導企業鞏固歐美傳統市場,積極開拓非洲、東盟等新興市場,以市場的多元化推動外貿出口的穩定增長。
惠州機場
明年2月復航
■鏈接
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惠州不斷健全重點項目建設管理制度,推動了重點建設項目順利實施。截至9月底,惠州機場累計完成投資2.2億元,占本期項目預計總投資3.52億元的62.7%。惠州機場《總體規劃》已通過市規劃委員會審核。航線開辟已達成開通上海、杭州兩條航線,其他航線評估正在進行調研與談判。市交通局將積極協調各參加單位,加快各項報批和施工工作,確保項目2015年2月實現復航。
南方日報記者 羅銳
見習記者 鄒仕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