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制圖:李姿閱 |
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顯示,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從2010年的15.7%、2011年的13.9%、2012年的10%、2013年的9.7%,到2014年的8.3%,我國工業通信業在總體保持平穩健康運行的態勢下,增速逐年回落下行趨勢明顯。如何看待2014年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的整體情況?對2015年的工業經濟走勢又有何展望?在今天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毛偉明進行了詳細說明。
工業運行呈現“穩、調、促、增”四大特點
“2014年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四個字:穩、調、促、增”。毛偉明說,“穩”是穩增長,工業經濟保持在合理運行區間。2014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了8.3%,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4%,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5%。
“調”是調結構,工業結構內部產生了積極變化。從投資看,國家鼓勵的、需要加快投資的以及與民生相關的投資增速非常快;而高耗能行業投資下降非常明顯,六大高耗能行業平均投資增速同比下降了2.4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投資增速比去年下降了5.9%。從生產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比去年提高了4個百分點,在工業經濟的比重從12.1%增長到了12.8%;而需要化解產能過剩和淘汰落后產能的鋼鐵、水泥和平板玻璃行業,增長分別是0.9%、1.8%和1.1%。去年,我國淘汰落后鋼鐵產能3110萬噸,淘汰落后水泥產能8100萬噸,淘汰落后平板玻璃產能3760萬重量箱,遠高于年初承諾的2700萬噸、4200萬噸和3500萬重量箱。
“促”是促轉型,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大力推行工業領域的節能減排,實施了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全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了7%,為全國節能減排指標完成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增”是增活力,創業創新的環境進一步優化。國務院在取消和下放300多項行政審批的基礎上,專門下發了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意見,從政策鼓勵、財稅支持、激勵創新、企業減負等方面推進小微企業的發展。去年有2000多萬戶小微企業享受到了政策減免稅的優惠,同時國務院專門下發了普惠性降稅的措施,每年可以為企業和居民減少負擔400多億元。
“總的來看,我國經濟增長從高速向中高速轉變的過程中,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產業發展中的亮點精彩紛呈。我國工業經濟正在朝著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方向加速演進,經濟平穩運行的動力正在正常有序地轉換。”毛偉明說,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增長8%左右。
去年我國信息消費對GDP貢獻約0.8個百分點
“加快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是面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突破發展瓶頸,提升國際競爭力、產業競爭力、產品競爭力的關鍵。”毛偉明指出,業內人士都在談“兩個IT”的深度融合,就是工業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如何下功夫做好這篇文章,是我們站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主動適應新常態的關鍵之舉。
毛偉明介紹說,兩化融合是工信部的立部之本,近年來,針對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信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實施效果非常明顯,主要反映在幾個方面:一是基于互聯網基礎上的新的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二是在信息化基礎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步伐不斷加快,全國規模以上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54%,5年來增加了4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企業數字化工序數控率達到30%,同樣提高了4個百分點。三是基于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云計算、大數據等新型業態條件下的生產性服務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去年服務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再次超過工業,其中,生產性服務業,尤其是信息消費占了很大的比重。據統計,去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2.8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1.2萬億元,對GDP貢獻約0.8個百分點。四是在智慧民生領域,比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教育信息化,應用成果十分明顯。
為推進兩化深度融合,近年來,工信部實施寬帶中國專項行動,三網融合深入推進,7個新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成開通。通信村村通工程實施10年,全國通寬帶鄉鎮和行政村比例達到100%、93.5%。
毛偉明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在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的同時,將進一步深化工業和互聯網的融合。“原來我們基于互聯網的發展態勢主要是生活互聯網,下一步生產領域的互聯網會得到極大的提升和發展。”毛偉明說,伴隨著傳感器、射頻技術、4G網絡、芯片設計制造等技術的發展,2014年物聯網銷售收入預計可達6000億元,增長30%以上,延續了近幾年物聯網30%以上的綜合增長率。車聯網發展速度也非常快,截至目前已經擁有了900萬用戶,未來,汽車將成為行走在公路上的智能終端。此外,工信部還將盡快促成使兩化融合在民生領域的推廣。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毛偉明說,工信部將立足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全局,堅持穩中求進,更加注重創新驅動發展,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促進工業通信業持續健康發展。
《 人民日報 》( 2015年01月28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