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基金子公司爭食新三板“蛋糕”的時候,一些房地產資管計劃風險逐步暴露。
今年4月,信達澳銀基金子公司信達新興資產所管理的“信達新興資產-北京亞奧果嶺假日房地產投資專項管理計劃”(以下簡稱亞奧果嶺資管計劃)到期違約。
一個月后,信達新興資產找到新的債權收購方,以債權收購的方式償還投資者本息,違約危機才得以化解。
信達新興資產信披遭疑
亞奧果嶺資管計劃募集規模3.8億元,今年4月已經到期,但由于未能及時償付投資者本息,構成實質性違約。
5月15日,信達新興資產為已經延期兌付一個月之久的亞奧果嶺資管計劃找到債券收購方,最終化解了違約危機。
在這場違約危機中,信達新興資產信披時效性成為外界質疑的焦點。3月27日,亞奧果嶺資管計劃向投資人發布重大事項公告稱,截至2015年2月25日,融資方未能按照約定歸集保證金至監管賬戶,屬于嚴重違約行為。而這一日期,據公告時間已經時隔一個月。亦有投資者反映,上述資管計劃2015年一季度報表是在4月份發布重大事項臨時報告后才補發的。
此外,對于亞奧果嶺資管計劃的風控措施,投資者也頗有微詞。按照協議,亞奧果嶺項目銷售資金于專項計劃到期前3個月進行歸集,每個月歸集額不少于1.2億元,總歸集額3.6億元。“顯然,管理人并未監督資金歸集情況。”有投資者表示。
項目預售證存漏洞
一位參加信達新興資產投資者交流會的專業人士透露,對于資管計劃違約的原因,信達新興資產稱由于項目方流動性不足。不過,據了解,亞奧果嶺資管計劃開發商的預售證環節也存在一定風險。
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官網查詢得知,北京亞奧先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奧先科)先后以果嶺假日和果嶺華舍的名義申領過5期預售許可證,時間跨度為2005年12月7日至2011年1月7日。上述5個預售證的地址都坐落于大興區黃村鎮宋莊村,而預售證下標注的信息均稱,“預售許可的期限已到期,未售房屋不能進行預售合同網上簽約。該項目樓棟需申請辦理初始登記,取得房屋所有權證后,方可現房銷售,進行現房合同的網上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