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截圖
對于備受關注的北京地鐵調價問題,著名經濟學家茅于軾表示,現在的地鐵價格完全不能補償成本,虧損的部分靠國家補貼,其實質是別人通過納稅來補貼做鐵的人。
目前我國的稅收主要是靠消費,窮人、富人都在交稅補貼坐地鐵人,而坐地鐵的未必是窮人,不坐地鐵的窮人也沒有享受到補貼。茅于軾認為,即使這是對窮人有利的補貼也不合適,而應該給窮人貨幣補貼,由其自己支配。但同時他也指出,這種補貼方式的困難在于如何瞄準真正貧困的人。
茅于軾建議盡量減少免費,消費的錢應該由消費者自己支付,除非收費有困難。例如高速路收費,而城市道路不收費,實際上城市道路要貴得多,應該收費,雖然現在無法實現,未來可能會有所改變。如果能做到用路就收費,就不會有堵車的問題了。但是,對收入者,也要進行補貼,這才是最合理的結構。
去年11月,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進一步加強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工作方案》,提出將制定高峰時段票價差別化方案,并擇機出臺。《方案》提出,通過價格杠桿分散高峰時段客流壓力,降低大客流風險。這意味著,從2007年以來的北京地鐵“2元時代”即將終結。
隨后,北京相關部門負責人解釋,目前還沒有確定的調價方案,包括“僅高峰期調價”、“普遍調價”、“按里程計價”、“有漲有降”等多種調價方式,都仍在分析、比較、研究之中。
消息一出即引發各界熱議。很多網友提出,在北京高峰時段非常擁擠的13號線、5號線、4號線、八通線等線路,上下班的潮汐性客流特征非常明顯。高峰時段票價差別化方案對“剛性”的客流只能徒增經濟負擔。也有專家支持提價,認為北京的低票價導致大量人利用地鐵出行,不管有事沒事。而且北京2013年補貼公共交通超過180億公,地鐵占了很大的份額。這里補貼了180億,可能在醫療或者養老上就減掉180億,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方法是不行的。
在上周召開的北京兩會上,“北京地鐵票價擬漲價”也成為委員關注的熱點。有委員建議地鐵先試行早晚高峰4元票價,再根據上班族、學生、低保等群體出臺相關優惠和補貼方案,并相應完善公交車票價;也有建議按距離漲價,6元封頂。
16日下午,在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順義代表團全團審議后,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征求意見稿四五月出臺,最終政策將于年內出臺。
“現在坐400米和最多坐88公里都是2塊錢,這不符合財政規律,也不符合價值規律?!崩钍肯檎f,“地鐵票價調整涉及兩三千萬人的利益,不是我們坐在屋里定一個數,拍腦袋就行了?,F在每天1000多萬人坐地鐵,800多萬人坐地面交通,這么多的人,價格改革后,會是什么導向?是吸引了更多的人坐地鐵,還是地上地下均衡了?這些都要算賬。但可以說的是,絕不拍腦袋,絕對要贏得多數人的贊同,這是我們進行價格改革的前提。”
世界上最便宜的地鐵
北京地鐵實行單一的2元票制。乘客花2元買張車票,走進北京276座運營車站的任何一座,就能在17條線路中任意換乘到達國貿站,不管坐多久,換乘多少站,票價都只有2元。
北京交通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繼孚說,“我們公共交通的票價,太便宜了。”
這樣的票價不僅是全國最低的,甚至全世界也算得上是低的。以上海、廣州為例,目前上海地鐵6公里以內3元,之后每10公里加1元,最高票價為11元。而廣州起步4公里以內2元,4至12公里范圍內每遞增4公里加1元;12至24公里范圍內每遞增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后,每遞增8公里加1元,都遠高于北京地鐵。
市交通委運輸局副局長馬伯夷公布了一組數據:高峰時段通勤出行乘客的比例達到61.7%,公務出行比例為11.8%,生活類出行比例為26.5%。
“從我們的數據來看,北京高峰期非通勤比例偏高,比上海、廣州都高。”郭繼孚說,“確實還是有一部分不必要高峰出行的人在里面。”
“地鐵應該滿足較長距離的出行,中短途應該由公交出行承擔,一站兩站也擠公交車?這種應該騎自行車的?!惫^孚說。
根據北京市交通運輸管理局軌道處負責人張文強的數據,乘坐軌道交通距離在6公里以下的人占15%左右。而一般來說,10公里以下的短距離出行由地面公交承擔較為合適,北京的地鐵承擔了太多短距離出行功能。此外,低票價將本來應該騎自行車或是乘坐公交車的一部分人吸引到地鐵上來。
調查:近四成受支持漲價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北京益派市場咨詢有限公司,對2282名北京市民進行的調查顯示,對于地鐵漲價,36.1%的受訪者支持,52.8%的受訪者反對,12.7%的受訪者表示不好說。
受訪者中,53.1%的人平時將地鐵作為主要的出行工具。25.5%的人一般坐地鐵是長途,26.5%的人乘坐短途,45.8%的受訪者長短途都有。對于坐地鐵出行的目的,“上下班通勤”位居第一(57.6%),其次是“購物、游玩等生活出行”(22.6%),第三是“單位、公司辦事”(16.1%)。
調查顯示,在目前4種價格調整方式中,最受受訪者青睞的是“僅高峰時段漲價”(23.3%),其次是“分段計價”(22.2%),排在第三位的是“票價普遍上漲”(16.0%),排在最后的是“高峰時段漲價其他時段降價”(12.8%)。還有26.1%的受訪者直言最理想的方案就是“不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