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電視首先要管好七大牌照商。后續哪家不按總局要求做,就收回牌照,不帶好頭,就處理,如果七家都違規,就暫停互聯網電視業務。”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互聯網電視(電視盒子)的監管不斷升級,本周又繼續約談七大牌照方,傳達新的整改措施,措辭嚴肅,令業內頗為措手不及。
引來廣電總局“最強監管”的電視盒子到底是個啥?
電視盒子實際就是個小型的計算終端設備,它可以將傳統電視機和互聯網連接起來,說白了就是讓人能在電視上看互聯網上的視頻。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視頻網站經常和牌照方進行“擦邊球”式的合作,把自己購買的合規與非合規的視頻通過部分牌照方的不合規操作,放在傳統電視中讓人們觀看,這就是令廣電總局大為震怒的原因。
電視盒子之所以被戲稱為“潘多拉魔盒”其實是有原因的。淫穢色情和低俗不堪的節目涌入客廳,甚至有些“網絡電視棒”竟號稱能收看各類成人節目,而獲得電視盒子的牌照方在這中間則是扮演了提供了技術支持和通道的角色。
未經播控審核的違規視頻客戶端及第三方應用軟件大量出現,為一些不良信息大量進入電視機提供了違規路徑。這足以解釋目前電視盒子緣何遭遇“最強監管”。
而它的另一個弊端就是盜版侵權、版權糾紛。近期,已經出現了盒子商之間互相掐架的顯現,如何避免下一個“快播”的出現,也是盒子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回顧一下電視的歷史,我們可以說帶衛星天線的電視機為電視1.0時代,一切內容都來自衛星信號或者微波信號;而有線電視的誕生讓電視機進入了2.0時代,其內容就是通過有線網絡直接傳輸到電視機上;而電視機頂盒的誕生又進一步在內容體量上增強了2.0時代的產品品質,讓互聯網進入了客廳,由此,電視進入了3.0時代。
但是,任何的進步都應該做到“與時俱進”,電視盒子不能只要量不要質。在提升信源廣度的同時,更要注重把握內容的質量。
此輪約談中,監管層一連指出了“與商業網站合作不規范、EPG管理失控、終端產品發放未報批、與電信運營商違規合作、銷售渠道混亂、與嚴重違規互聯網企業合作”等六大問題,并且明確要求立即開始整頓活動。
我們不難看出,整治的是七大牌照商的違規舉動,清理的是互聯網電視的業務秩序。
不能否認,OTT(互聯網電視)行業確實是風光無限,但是牌照商們的“肆意妄為”卻會大大限制這個行業的發展。此次約談后,集成播控牌照短期不會再發,內容服務牌照想要增加也會很難。
當然,電視和盒子的故事還遠未結束,但是盒子是什么樣的盒子,商業模式是否還是那個商業模式,恐怕就要大大打上一個問號了。(葉蘇洵/文)
新華財經出品:《一個財經菜鳥的思考》欄目誠邀廣大網友踴躍投稿,共話財經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