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幣、殘幣、游戲幣……在蕭山無人售票公交車的投幣箱中,時常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本周三上午,生活刊記者在區公交公司里看到,大大小小幾十只麻袋里,裝滿了各類奇葩一元硬幣。
“從2010年到現在,四年時間,城區的公交車投幣箱總共‘吞進’15萬余元的假幣。”客運部經理王建慶說,“他們要么以假充真,要么殘缺不全。”
15萬元硬幣,需要清點三天
8月20日早上9點30分,在區公交公司的會議室,來自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蕭山農村信用合作社的12名工作人員,忙碌地清點著一袋袋硬幣。現場工作人員圍坐在兩張方桌邊,將每50個假幣用白紙卷起來,每10卷整理成一捆,每4捆再打包成一箱,動作十分嫻熟。面對桌上堆積如山的假幣,生活刊記者拿起幾枚仔細瞧了瞧,一些已經銹跡斑斑,顏色晦暗;一些殘缺不整,表面凹凸不平。
據王經理介紹,這15萬元的假幣,12名銀行工作人員需要清點、整理和打包三天才能完成,然后由公安部門鑒定,再統一運至中國人民銀行進行銷毀,防止它們繼續在社會上流通。
“每天城區公交車投幣箱的硬幣都會統一運到收銀中心集合,然后放進硬幣分離機內,機器會自動分離一角、五角和一元。同時把假幣和游戲幣分離出來。”王經理說,“4年15萬余元,相當于每天收到100多余元的假幣。別看一元微不足道,累積起來影響就大了。”
硬幣真假,市民很難鑒別
據了解,公交車投幣箱里收到的錢幣主要有四類:第一種是一元硬幣或者紙幣;第二種為五毛、一角,很多乘客趁著擁擠,司機不注意的情況下魚目混珠;第三種為游戲幣,大小、形狀與硬幣極為相似;第四種就是假硬幣,很多市民都難以辨別。
“其實很多假硬幣市民都分不出來的。”一名銀行工作人員表示,“假硬幣的外形和真的幾乎沒有區別,一元硬幣的真假鑒別難度要大于紙幣鑒別。”該工作人員拿起桌上的一枚假硬幣,教了生活刊記者幾招迅速鑒別假硬幣的方法:“1.掂分量,假幣的分量往往輕于真幣;2.摸質感,假幣的制造工藝差,凹凸感不如真幣邊邊角角也較為粗糙,不像真幣那樣光滑;3.看色澤,真幣為鎳包鋼不易生銹,而假幣大多為鉛或鋁制作,時間一久容易腐蝕生銹。”
既然假幣做的如此仿真,公交公司又該如何防范呢?
王經理告訴生活刊記者,公交假幣泛濫的問題許多城市都有出現,一些城市在公交車上已經投入使用假硬幣識別器,識別設備會將真幣直接投入投幣箱,假幣則會被檢測出并從出幣口彈出來。但是這類產品還在研發階段,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如果城區公交都安裝上的話,運營成本會增加不少。而現在刷卡乘車越來越普遍,所以相對早年來說會好一點。
一元雖小,關鍵還在于自律
“一元硬幣也有假的,你知道嗎?”昨天,生活刊記者就此問題在街上隨機采訪了幾位路人。一位年約40歲的大姐表示很驚訝:“一塊錢也會有假的?我還沒有聽說過。我只知道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有假的,還真不知道一塊錢也會有假的。”一位小伙子說,找回來的硬幣,一般不會去仔細看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是假的,就不要了。大不了一塊錢么,也沒什么。”一位女大學生說:“怪不得有時候找回來的一元硬幣表面是生銹的。我還以為是時間長了的緣故。原來是假的啊。”
生活刊記者隨機問了十多人,只有一人聽說過一元硬幣有假的,絕大多數人對于假硬幣表示很驚訝。很多人表示不理解:“一兩塊錢的東西,有造假的有必要嗎?”市民張大伯表示。
由于大多數人不知道一元硬幣有真假之分,所以,不少市民也是在無意中使用了假幣。不過,對于一些有經驗的公交司機來說,聽聲音就能辨別出真假來。一位開123路公交車的司機告訴生活刊記者,由于該車是開往杭州火車南站的,乘車人數很多,比較擁擠。盡管如此,但他根據經驗,通過聽聲音,就可以分辨出一角、五角、或者游戲幣,投進投幣箱里發出的聲音和一元真硬幣的不同。他說,但即使能分辨出真假,也很難讓投幣者信服。有時候發現有人用游戲幣蒙混過去時,他也只能稍微暗示下。有一次,他提醒一個小伙子,剛才投進去的硬幣有問題,這個小伙子還怒氣沖沖的,說是在污蔑他。
而另一位公交司機表示,車上人比較多,公交車在進站時,司機既要兼顧上車投幣的乘客,又要盯著下車門的乘客,有時也無暇顧及乘客投了什么。關鍵還是在于乘客要自律。
的確,在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一元錢實在微不足道。可是,一元假硬幣日積月累,也不是個小數目呢。一元錢雖小,但折射出的卻是你的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