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帥哥將眼睛對準手機攝像頭,只聽“叮”的一聲即自動完成了身份認證,再點擊“確定”整個網上購物流程結束了。這是三星的新旗艦產品嗎?
再看這邊,一位女士正在一臺“ATM”上申辦銀行卡。什么?ATM也可以自助開戶?甚至可以辦理貸款、網銀、對公回單····
這就是我們在2014金融展上體驗到的,記者可是提前踩點、親身體驗的。下面,跟隨記者的攝像機去實地探秘吧。
手機虹膜支付:三星高喊的“虹膜手機”國內公司率先研發出來了!

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14年第二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3834.6億,但環比下滑5.8%。移動支付的拐點真的到了嗎?國外技術專家似乎并不這么認為,美國發布的一則報告中稱,當前移動支付難以實現其真正潛力的主要問題在于消費者仍然對于使用智能手機進行支付產生疑慮,他們更擔心個人信息和敏感數據的安全性。
如何消除消費者的疑慮?蘋果選擇了指紋識別,而三星似乎選擇了虹膜識別,但至今我們仍未見到傳說中的“虹膜手機”。不過,金融展似乎給了契機,我們在天誠盛業的展臺上,親自體驗了這種“虹膜手機”!
“您只需要將眼睛對準攝像頭即可完成身份認證,不僅可用來手機解鎖,還可作為手機銀行、微信銀行、支付寶的登錄、轉賬以及支付密碼。”正在忙碌的技術人員向記者解釋道并邀請記者親自體驗一把。記者按照正常的購物流程確認支付時,即出現虹膜驗證的提醒頁面,在記者將眼睛放置于攝像頭的同時,即聽到驗證通過的提示音,非常及時、迅速;而其他未登錄人員進行驗證申請時系統也予以了拒絕。Your eye is your key!簡直太炫酷了。
多模態生物識別云平臺:輕松打造銀行身份認證私有云!

隨著互聯網、云計算技術的迅猛發展,網上銀行、移動支付儼然已經成為我們的生活必需品。與此同時,銀行也面臨著更具挑戰的安全風險問題:Svpeng、Heartbleed等新型木馬和漏洞以及層出不窮的身份欺詐違法行為均對用戶安全、銀行安全產生了嚴重威脅。英國銀行卡協會(The UK Cards Association)公布的數據表明,各種類型的銀行卡欺詐也已經占據銀行虧損金額的16%,中國約有36%的受訪者表示受到過與銀行相關的詐騙。
在思考銀行創新的同時,一個疑問也擺在了各大銀行面前,如何全方位的實現“我就是我,誰也代替不了”?
多模態生物識別云平臺就是銀行要找的答案,平臺通過開放指紋、虹膜、人臉、聲紋等生物識別技術接口,整合銀行線上、線下業務流程以及內部、外部業務場景,將生物識別、數據安全技術與銀行業務系統創新性的融合,革新傳統金融交易認證模式,打造安全、便捷、時尚的身份認證服務。
“通過多模態生物識別云平臺我們可以將生物識別技術引入銀行的各個業務場景之中,比如,我們在柜臺辦理業務時通過人臉識別進行客戶身份核查,確認交易需要經過虹膜認證,員工操作也必須有指紋確認以保留操作記錄等。”技術人員解釋說。
人臉聯網核查VTM:還在銀行玩命排隊?別傻了,VTM通通幫你搞定!

“這不是ATM機嗎?”記者對正在講解的工作人員詢問道。“這是一臺超級ATM,叫VTM!”工作人員回答到,“VTM就相當于銀行柜員,我們可以在這臺機器上自助辦理90%的金融業務,包括傳統的存取款、轉賬以及申領新卡、銷戶、掛失等”。
“VTM可以幫助我們24小時享受全面的金融服務,排隊時間也將大大降低。”工作人員介紹道。聽起來不錯,但是沒有了真實柜員的身份核查工作,是不是會出現冒用身份證的情況?我們不禁擔心用戶的身份安全問題了。
“您放心,沒有真實柜員,我們有更加科學、客觀的身份核查程序!”工作人員十分肯定的告訴記者。據悉,這種VTM機中引入了天誠盛業人臉聯網核查系統。當用戶的操作需要進行身份認證時,VTM機上的人臉識別攝像頭將采集用戶的人臉照片,并與聯網核查系統中的身份證標準照進行比對,只有人證合一的情況下才允許用戶繼續操作。
相對于真實柜員的人工驗證,VTM利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的核查工作更加客觀、精準、迅速,提高了銀行的工作效率,可以幫助銀行減少80%的人員投入。目前,人臉聯網核查系統已經在銀行自助排隊機、征信打印機等自助設備進行了創新性的融合與應用。
在互聯網金融和利率市場化的雙重沖擊下,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巨大挑戰。面對利差水平大幅收窄的困境,國內商業銀行開始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向特色化、專業化方向邁進。站在銀行轉型、金融創新的十字路口,未來銀行的道路將轉向何方?而生物識別技術、大數據與銀行的結合,終將啟動銀行下一次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