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丹東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在調解一起醫療糾紛。
□文/圖本報見習記者韓宇
本報記者張國強
近年來,醫療糾紛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家庭和諧的頑疾,那么,一旦遭遇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如何快速、有效地維護各自的合法權益?
近日,《法制日報》記者走進遼寧省丹東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梳理醫療糾紛調解窗口的工作流程及醫患雙方所能得到的優質服務。
第三方調解醫療糾紛不花錢
在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往往因為互相猜忌、責任大小、賠償多少等問題,不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協商解決問題,使醫患矛盾不斷加深。
“針對醫療糾紛,引入第三方進行調解,恰恰能消除醫患雙方的猜忌,利于問題解決。”丹東市司法局局長李瀛向記者介紹,去年5月,在丹東市司法局和衛生局的領導、協調下,成立了丹東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辦公室,經過醫調辦3個月籌建,組建了不隸屬于任何政府機構的人民調解組織——丹東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窗口直接面對醫患雙方。
丹東市醫調委主任宋守宏覺得,人民調解與其他調解模式的優勢就在于免費和中立,讓糾紛化解變得容易。
2013年7月,未婚青年李付華因肚子疼前往丹東市一家醫院就診,大夫以婦科疾病行剖腹探查術,之后診斷為闌尾炎,為其做了手術,李付華康復后出院。不過,沒多久,她母親卻找到醫院大鬧,以誤診誤治為由,要求醫院賠償女兒的損失。雙方交涉數次也沒有實質性進展,只好找到醫調委。
“我一開始認為醫調委是政府機構,怕偏袒醫院,所以不信任。”李付華母親回憶說,在調解員向她解釋醫調委是第三方的民間調解組織后,才逐漸打消了顧慮。
李付華母親還對記者說:“我們家在農村,經濟條件不好,本來擔心因為調解還得花錢,沒想到整個調解過程沒要一分錢。”
宋守宏解釋稱,醫療糾紛人民調解是人民調解中的一部分,同樣按照人民調解法規定,實行免費調解。
由于來得匆忙,雙方都沒有帶齊相關材料,調解員則專門為他們列舉出需要的相關材料。幾天后,雙方帶齊材料再次來到市醫調委,調解員為他們請來了3名醫學、法律專家,經過具有權威性的調解,李付華母親與醫院達成和解協議,拿到了合理的賠償款。
醫院負責人事后對記者表示,醫方一開始也對醫調委持懷疑態度,但調解過程合法、合情、合理,醫調委還提出醫方工作中的不足,有利于醫院長遠建設,他們心服口服。
聘權威專家最短時間作出結論
“除了免費,醫療糾紛人民調解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快捷。”李瀛介紹,如果醫患雙方通過司法訴訟來解決問題,周期會比較長,而人民調解則要短很多。
今年9月,患者高某在某醫院做了腫瘤切除手術后,第二天死亡。為了劃分責任,家屬要求尸檢,但死者妻子后來又反悔稱不能做尸檢、也不起訴,只要求醫院賠償。
醫調委介入后,調解員通過查看病例等材料,發現雙方都有一定責任,而此時患方家屬表明只想快點解決問題,希望死者盡快得到安息。不過,在調解中,患方家屬對賠償金額沒有明確數額,調解員付偉杰向記者回憶說:“當時家屬只是說給點錢就行,他們對這個‘點’沒有概念。”
隨后,付偉杰根據侵權責任法和最高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等法律法規,幫助患方家屬算出了相應的賠償金額,由于定責、賠償依法依規,這起醫調糾紛僅用3天便得以化解。
付偉杰稱,醫調委成立以來,調解結案時間最快兩天,最長45天,平均17天,大大減少了醫患雙方的時間和精力。
在醫療糾紛調解中,調解員也會遇到一些醫療、法律等領域的問題,為盡快化解矛盾,醫調委建立起醫學和法學兩個專家庫,共有152名專家具有相應資質,為調解提供專業技術咨詢服務。醫調委對疑難復雜案件,會聘請醫學或法學專家進行咨詢,專家咨詢不少于3人,采取合議和回避制度,專家出具的咨詢合議意見書,供調解時參考。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和司法訴訟中的司法鑒定相比,專家咨詢合議意見書同樣具有專業性,而優勢在于大大縮短了厘清醫療糾紛責任所需要的時間。
可免費申請司法確認防反悔
宋守宏向記者介紹,丹東市醫調委成立以來,共接待醫患雙方咨詢400余件次,受理調解醫療糾紛35件,調解結案32件,司法確認10件,調解成功率為93.8%,協議履行率100%。
在這組數據中提到,協議履行率100%。宋守宏對此解釋稱,因為調解協議書是基于醫患雙方和解基礎上簽署的,類似于合同協議書,同樣具有法律效力,一般會自動履行,不易反悔。如果雙方對協議履行有疑慮,可以申請司法確認,保證協議的履行。
記者在丹東市醫調委親歷了一場醫療糾紛調解,患者薛某的手臂受傷,因為醫患雙方都有過失,導致薛某左手被截肢。
經過調解員工作,促使醫患雙方達成和解。雙方簽字后,都表達了怕對方反悔的意思,患者薛某說“簽了協議還是怕醫院拖著不給錢”,醫方則表示“怕患者拿了錢還去醫院鬧”,調解員付偉杰馬上向雙方表示可以申請免費司法確認。
記者翻開司法確認裁定書樣本看到,其中包括當事人雙方的自然情況;司法確認受理時間和審查情況;調解協議的內容;法院賦予調解協議具有強制執行力等。
“司法確認制度是人民法院運用司法權對人民調解工作給予的一種有力支持和保障,同時也是對當事人的司法救濟和司法保障,具有強制執行力,是醫療糾紛調解的最后一道關卡,如果當事雙方害怕對方反悔,可申請進行免費司法確認,這樣可以減少訴訟,保障協議的有效執行。”李瀛說,目前,醫調委已經和丹東市振興區人民法院開通了司法確認綠色通道,最快的一次司法確認僅用兩天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