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主旨演講提出“亞太伙伴關系要變贏者通吃為各方共贏”。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本期觀點:以大胸懷迎接亞太夢想新時代。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前的工商領導人峰會,已成為各經濟體領導人與工商界開展對話的重要平臺,也是亞太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工商界活動。這次北京APEC會議的工商領導人峰會,在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演講中拉開了帷幕。他提到的“亞太夢想”、“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點和機遇”,成為各界矚目的關鍵詞。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主旨演講時,描繪了“亞太夢想”的美好愿景。這是習近平首次提出“亞太夢想”。他說,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亞太夢想”就是堅持亞太大家庭精神和命運共同體意識,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亞太繁榮進步;繼續引領世界發展大勢,為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讓經濟更有活力、貿易更加自由、投資更加便利、道路更加順暢,人與人交往更加密切;讓人民過上更加安寧、富足的生活,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習近平說,要共同建設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伙伴關系。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對發展道路的選擇;變贏者通吃為各方共贏,共同做大亞太發展的蛋糕,共同促進亞太大繁榮。
把握機會、積極推進“互聯互通”,這是應對復雜多變的世界經濟形勢需要做出的審時度勢的判斷。而要實現這一點,不僅要種下“亞太夢想”,更要用開放與包容的心態去孕育它,讓它茁壯成長。
今天的亞太占世界人口的40%、經濟總量的57%、貿易總量的48%,是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合作最為活躍的地區,是世界經濟復蘇和發展的重要引擎。但是,風險總是與機遇并存。亞太地區還面臨方方面面的挑戰,矛盾、隱患重疊交錯。因此,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時殷弘教授非常看重習近平主席此時提出“亞太夢想”的時機。
時殷弘:現在亞太發展到了關鍵的十字路口,所以這樣的觀點非常重要。因為亞太各國雖然經濟蓬勃發展,但是還存在很多的憂患因素,說明經濟狀況并不是很好,特別是亞太各經濟體在傳統問題上矛盾很多,對立很多,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使亞太地區變成不和平、不穩定、不安全,企業不繁榮、不發展的地方。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昨天的主旨演講中提到,亞太的未來正處在關鍵的路口,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從國人的中國夢,引申到亞太地區共同發展的亞太夢想,在時殷弘看來,亞太夢想的提出正當時。
關于習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主旨演講,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對此進行解讀。
經濟之聲: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首次提出“亞太夢想”,引發熱議。培育“亞太夢想”的土壤是什么?
劉江永:首先是亞太地區各國最近幾年經濟穩定平穩的發展;同時,各個地區的企業、商家,他們希望未來有更多寬闊的、自由的、便利的發展空間;第三是和世界各國、各地區相比,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夠為亞太地區甚至為全球經濟提供更多發展機遇,包括中國的大市場,中國的出境游人數,以及中國對亞太地區有關的規則的制定,提出一些宏觀的帶有指導性、帶有建設性的合作共贏指導理念的新設想等等。“亞太夢想”就是一個把各國、各地區發展的理想目標凝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共同的追求的方向,它是一個比喻,實際上也就是說,亞太地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亞太夢”的目標。
經濟之聲:這一次習主席提到的“亞太夢想”,和以前談到的亞太共同發展的愿景、目標相比,具體區別在哪里?
劉江永:這次習主席的演講提出的“亞太夢”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亞太地區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共同體的成員,應該遵循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方向,共同促進本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同時也要特別強調開放,過去我們也強調這一點,這次更加明確提出要為亞太夢想努力建設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伙伴關系。這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它的主題也是構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它既不是同盟關系,也不是相互對抗、疏離的關系,而是一種伙伴關系。第二是要打造一個開放型的地區經濟格局,提出亞太地區未來要更加開放,其中也包括勞務、知識、藝術、管理,還有資本在競爭中各自取長補短,激發更強大的地區成長的火花和動力。再有,提出要用不斷創新來推動經濟發展,這其中既包括微觀的,比如一些具體的產業、科技部門,也包括宏觀制度的創新,規則的創新。
經濟之聲:習主席在幾千字講話中,反復強調改革、開放、區域合作、互聯互通這些關健詞,同時習主席還談到了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三大特點,在APEC這樣的國際場合中,介紹中國的經濟新常態,您覺得傳遞出中國面對改革發展有怎樣一種胸懷?
劉江永:中國在改革開放以后,長期以來每年以10%的雙位數的經濟增長速度發展著,現在已經進入到高速的平穩發展階段,每年在7%左右,這已經是很高的數字了。這種新常態是什么意思?就是中國經濟規模的底盤大,每年增加的數量已經相當于1994年的數量,形象說就好像滾雪球,如果是小雪球,雖然滾的次數很多,但是它增量也是有限的;中國經濟現在這個雪球已經很大了,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就是說滾一次增加的量就會很大。
此外,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關系問題專家朱峰教授認為,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強調,進行改革創新的舉措,打造亞太地區的“生命共同體”,這是中國領導人向世界傳遞的一個積極的信息。本質是要進一步推動亞太經濟合作的精神,克服不同的爭議,使得亞太經濟繁榮,區域穩定與和平,成為一個共同發展的整體。演講中傳遞的另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是習近平主席對中國經濟形勢的發展,中國進行的改革都充滿信心。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孫哲分析,“亞太夢”的實現就是通過互聯互通、共同繁榮,把亞太地區建成為世界范圍內的一個樣板。
中國社科院亞太安全外交研究室主任張潔認為,“亞太夢”的提出是“中國夢”向周邊區域的擴展,中國的繁榮要和亞太共享,和世界共享,所以“中國夢”的實現實則是對“亞太夢”的推動。當然,中國的繁榮也離不開周邊環境的繁榮,因此實現“中國夢”也離不開“亞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