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遼寧鐵嶺市,新城建設與老城改造同頻共振。
2010年,鐵嶺新城獲得國家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基地等殊榮。
然而與新區截然不同的是老城區一些老舊樓房由于年久失修,有的屋頂漏雨嚴重;有的部分屋檐脫落;有的下水井堵塞;有的道路嚴重破損,影響居民出行……。
一邊是生態水城的秀美風姿引起國內外矚目,一邊是棄管樓設施陳舊、環境臟亂差給群眾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為了推進新城與老城和諧發展,該市從老舊棄管樓入手改造老城區環境。
最近,記者走訪了該市幾棟棄管樓,在銀州區嶺東街道的六一零小區,趙大爺告訴記者,以前一下雨屋里就漏,屋里的墻壁發了霉,墻皮直掉。現在好了,市里給全面翻修,終于不漏了。“人家星期天都沒休息,連著給干的,還把樓房下水管線給修了,小區路面也給新鋪了……”
提起棄管樓改造的事,趙大爺贊不絕口。趙大爺只是該市今年開展的棄管樓改造工程眾多受益者之一。鐵嶺市現存1586棟老舊棄管樓。2013年全市就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 對部分老舊棄管樓進行園區硬覆蓋、綠化、更換單元門窗、維修下水管線等改造工作。
今年,鐵嶺市又將整治老舊棄管樓列為全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利用一年時間,采取政府投入、集中包扶的方式對全市這些老舊棄管樓進行徹底改造。目前,全市115個部門和單位已對1586棟老舊棄管樓進行對口包扶整治,并按照老舊棄管樓和各包扶單位的實際情況,對整治包扶工作進行分解,做到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據統計,全市老舊棄管樓共需要改造硬化面積82.2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20萬平方米、防水面積84.15萬平方米、下水外管5.8萬延長米,此外還要更換、維修樓道門、樓道窗,并進行粉刷樓道、亮化維修園區路燈、固體垃圾清運等。
按照要求,全市老舊棄管樓的改造和管護任務要實現樓頂防水5年以上不漏水;包扶工作結束后,要實現樓體無問題、管網無問題、環境無問題,達到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標準。
記者 張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