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陳丹青不講《蒙娜麗莎》
本次首推的陳丹青的節目《局部》旨在“以畫家之眼觀看藝術杰作中為人忽略的局部,講述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生命不同尋常的故事”。對平素不喜熱鬧的“單干戶”陳丹青來說,錄節目時人來得多很無奈。雖然平時不用微博微信,不會用網絡,陳丹青也認識到,“這是一個年輕人打開iPad和手機看世界的時代。我們活在假象當中,(認為)這個社會好像需要很多繪畫。不,這個時代早已是影像的時代。”為了研究如何在手機上看節目,最近他還新買了一部新iPhone“六號”。他透露自己的節目現在已經拍了3集,下面還要拍13集,但說老實話“沒有信心”,還擔心會像一些電視節目那樣變成講課。
在隨后的群訪環節,陳丹青又表示,自己個人不太愿意做這個事,“因為我嫌煩,也不要露臉。”但他并不反對知識分子參加視頻節目,“我認為傳統知識分子早就應該這樣,魯迅活到今天肯定要上電視,孔子活到今天肯定也要上電視,孔子的游說就是為了上電視。”在自己的節目中,他會選擇網絡上不太容易找到的畫,那些像《蒙娜麗莎》一樣的名畫,是絕對不會說的。
馬世芳的節目《聽說》則是一檔旨在通過流行音樂講述臺灣歷史與青年文化演變的節目。他當天“泄密”最多,現場來了一次關于李宗盛的“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