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買到經適房”
老騙局又騙了好多人
住房保障管理中心提醒
不按規范流程辦的,都是騙局
本報通訊員 梅笑 陳勛 特約記者 陸欣 本報記者 呂藝真
因為手頭緊,“夫妻”倆干起了“殺熟”的勾當,先后欺騙了30多位親戚、朋友說自己能夠買到經濟適用房,涉案金額多達170多萬元。近日,兩名犯罪嫌疑人被婺城區檢察院提起公訴。
毛線店老板娘說能買經濟適用房,她信以為真
2014年的五六月份,家住金華的胡女士為買房的事情十分煩心。
事情還得從2012年的年底開始說起,當時胡女士到經常光顧的毛線店買毛線,店里的老板娘神秘兮兮地將她拉到一邊:“我有個表哥在市房管局的,可以買到經濟適用房。”
“多少錢一平方米?”
“1600?!?/p>
“這么便宜!”
“是的,不過要收點好處費?!?/p>
“多少?”
“兩萬?!?/p>
胡女士想了下,“行,我湊點錢?!?/p>
沒過幾天,胡女士揣著兩萬元錢來到毛線店,老板娘收下了錢,并寫了張收條。過了兩三天,胡女士又經過毛線店時,老板娘叫住了她,遞給她一張綠色的卡片,胡女士一看 “金華市區經濟適用住房準購證” 申請人正是胡女士。老板娘說到2013年11月份,憑著這張準購證交付房子。
胡女士覺得這老板娘辦事情挺厲害,有熟人到底好辦事,于是又介紹了自己的幾個朋友托她買房。一來二去,到了2013年底,胡女士去毛線店都會問老板娘她房子到底什么時候交付。
第一次老板娘說要到2014年的3月份,到了3月份,她又說要到今年的5月份交房。到了5月份,她說到7月底一定可以交房。而這時胡女士的心里開始不踏實了,因為這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的事,還有其他幾個朋友也都沒拿到房。
7月6日,胡女士又跑到毛線店,想要找老板娘問房子的事,當時店門關著,胡女士不知如何是好,直到旁邊店鋪的工作人員說了“老板娘被公安局抓走了”,胡女士才知道自己被騙。
兩人騙了30多人,涉案金額170多萬
據了解老板娘姓施,今年40多歲,離異。2013年,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現在的“老公”陳某,陳某沒有固定工作,在一起的開銷都是施某支付的。沒過多久施某僅存的那一點存款也被用得差不多了。
有一次無意間陳某在施某包里看到了一張金華市區的經濟適用房準購證,這是施某2011年申請經濟適用房時辦的,當時經濟適用房的搖號已經結束,施某沒有搖到,就沒能買到房子。
“如果能買到這樣的房子,有人花幾萬元錢買名額都愿意?!标惸车倪@句話,勾起了兩人的欲望,他們覺著這里面充滿“商機”,于是馬上付諸行動。
首先制作了假的經濟適用房準購證,并且通過小廣告上的電話刻了個假章。
因為陳某的朋友、親戚知道他的底細,于是兩人心照不宣,向周邊的親戚、好友宣稱是施某有關系有門路可以買到1600元每平方米的金竹苑經濟適用房。聽到這等好事,不少人都動心了,紛紛拜托他倆幫忙買房,并向他們支付了2到8萬不等的好處費找領導疏通關系。
截止案發,老板娘和她的“老公”兩人詐騙有30余起,涉案金額170余萬元。近日犯罪嫌疑人施某和陳某被婺城區檢察院提起公訴。
不在住房保障辦事大廳辦理的經濟適用房,都是騙局
隨后,錢江晚報記者就此咨詢了金華市住房保障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經濟適用房必須本人辦理,一切不在我們辦事大廳辦理的肯定是假的。”這名工作人員說,現在金華市住房保障大廳在勝利街玩云嶺11號,他們從來沒有任何的代辦點。
同時他還表示經濟適用房每年的申購他們都會通過電視、報紙進行公開公示。在公示的規定時間內,才會受理申購人的申請。接到申請后,他們還要對申購家庭進行初審、和復審,所有的審批結果都會在網站上進行公開公示。
“申請經濟適用房的家庭,必須同時符合戶籍、住房等多個條件。不可能光憑一張所謂的準購證就可以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