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5月8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道(記者 許沛潔)管先生想租房子,上網查詢信息并找到合適房源,結果房子沒租到,還被騙走一筆租金。昨日,城關區法院對外公布一審判決,騙子因構成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騙子被繩之以法,可面對網絡租房,本報提醒,有需要的您還要擦亮眼睛,仔細甄別。
案情
網上租房遇騙子票子房子全落空
2014年下半年,管先生在網上找尋房源,他看中一間位于城關區的房子,通過網站上的電話號碼,管先生與對方取得聯系。
管先生很快被安排看房,一名年輕男子自稱是房東親戚,專門負責租房事宜,管先生考慮自己急需且租金不貴,立即決定要租房。就這樣,他與房東簽訂了一份租房協議,支付房屋租金8700元。
接下來的幾天里,管先生再給男子打電話,沒想到手機打不通了,他這才意識到情況不對勁,立即報案。
2014年7月1日,年輕的房東被警方抓獲,經審訊,這名姓楊的男子根本不是房東,只是租客。3個月前,楊某女友租的房子到期了,于是他在網上發布了這套房屋的出租廣告,豈料被管某看到,并聯系租房事宜。楊某將計就計,謊稱自己是該房屋房東的親戚,并與管某簽訂一份租房協議,騙取被害人管某的房屋租金8700元。
城關區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楊某某的行為已構成詐騙罪。鑒于被告人自愿認罪,且退賠全部贓款,取得被害人的諒解,可酌情從輕處罰,一審判決如下:被告人楊某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罰金1000元。
提醒
海量信息很誘人甄別一定擦亮眼
昨日下午,記者針對網上出租房屋,先后登錄了趕集網、58同城、租房網等網站,海量租房信息著實令人心動,在眾多租房信息中,記者看到有些發布者申請了相關的證件驗證手續,有些則沒有向網站遞交任何證明。記者隨后聯系到某網站工作人員,她表示,網站作為各類信息發布的平臺,網友都可以免費注冊一個身份,用來發
布租房買房等信息。對于發布者的身份,網站方面都會建議網友多多提交自己的身份證、手機號碼、照片等相關證明,但并不會強制要求。因此,面對網絡上的各類發布信息,需要網友進行仔細甄別。
對于租房時可能出現的陷阱,甘肅合睿律師事務所阮磊律師提醒,選擇網絡租房要分清信息真假,不要被低價房源所誘惑。見到房東后一定要確認房主身份,認真查看房東的身份證、房產證原件,還要詳細核對房主對房屋的知情度,并向周圍群眾或居委會咨詢,確認是否是房主。同時,要簽訂正規的租賃合同。如果遇到幫助房主出租房屋的情況,一定要查看出租委托書、委托人的房產證、身份證復印件。如果發現上當,一定要保存好證據及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