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五一”節,樓市顯示一片回暖的跡象。市區高端樓盤,半億豪宅一天賣三套;蘿崗“剛需”盤消化迅速,不少“剛需”族一年以來首次遭遇“買不到心儀單位”的遺憾。
從廣州市各區的成交來看,明顯可以看出南沙和蘿崗成交比較熱,中心城區“剛需”產品也成交火爆;番禺成交稍微平淡,花都則偏冷。對于“五一”小長假的成交,合富輝煌首席市場分析師黎文江認為,市場尚未整體性復蘇。黎文江表示,南沙區域熱度升溫原因在于自貿區的掛牌,位于自貿區內的多個樓盤出現“時光”,價格也有所上漲,蘿崗區的熱銷則得益于大盤的帶動,如中海譽城以1.3萬元/m2推出新組團,越秀保利愛特城則以總價“9字頭”(90萬元起)首次開盤,以80多平方米的面積計算,單價為1.1萬元/m2起,比預期低。
合富輝煌研究部認為,宏觀政策面繼續寬松,再加上部分家庭資產重新配置需要,將股市獲利資金轉向樓市以及二手“賣一買一”換房型需求,預計后續成交量持續向好,在后市成交看好的情況下,市場有價格上漲的沖動。網易房產數據中心的數據也顯示,5月4日~10日,廣州全市網簽多達2377套,環比之前一周增加了1665套。
雖然五一“黃金周”廣州市新貨推出不多,但有不少樓盤在“五一”期間開放或收籌,預計節后有7500套新貨推出,其中蘿崗和番禺預計新貨最多。此外,中心六區預計有2500套新貨,可望緩解現時市區供應嚴重不足的狀況。
地產人士認為,購房者如果錯過五一“黃金周”,未來6月份的新貨將更多,市區內選擇也更有余地,不過去年樓市在端午節遭遇突如其來的“龍舟水”降價潮,今年市場氣氛向好,預料不會再出現“龍舟水”降價行情。 (李鳳荷)
炒股掙了千萬元
一口氣買3套大單位公寓
海珠高端盤保利天悅于3月18日揭開“一號樓”的神秘面紗,這個名為“曦園”的組團一層一戶,每套單位760平方米,套均價格5000萬元。據悉,該組團至今已銷售11套;在“五一”小長假期間,“曦園”一天就賣出3套,收金1.5億元。
保利天悅2013年個人銷售冠軍成利賣出“曦園”兩套單位。她告訴記者,“曦園”買家大多從事實業,年齡大約在40~50歲之間,基本上都是個人創業者,經商多年,具有穩定的現金流,購買半億豪宅都是一次性付款。在“曦園”首次開放樣板房的當天,一位從事設計業的老板簽約買下第一套單位。
從東借西借湊齊首期
到一次性付款買豪宅
半億豪宅買家是否炒股賺錢所得?記者就此問題咨詢了保利天悅的人士,他們認為,像這么大筆的投資,應該不是股票市場賺錢所得,應該是穩健經營積攢下來的資金,不過除了“曦園”,“五一”期間,保利天悅其他住宅以及公寓產品總體銷售亦達3.5億元,這部分買家中倒是出現不少炒股賺錢買房的人士。
成利告訴記者,她對一個客戶的炒股賺錢買房經歷非常清楚。這個客戶是一般的工薪階層,2012年到保利天悅買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單位,這名人士之前在天河東方新世界住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成利回憶道,該買家當時不算很有錢,首期款都要東借西借才湊得齊。2012年底,客戶發年終獎,回籠一大筆資金,還清了借款后還剩余約100萬元,他當時便“義無反顧”地把這筆錢投到股市中去了。
成利與這名客戶在微信上保持聯系。最近該客戶重新聯系成利看房,且一開口就是要看260平方米的大戶型。成利帶他看房才知道,原來這名客戶投入股市的100萬元已經增值十幾倍,如今買260平方米的房子可以一次性付款,資金全部來自炒股的收益。他買這個大戶型一是為了改善居住,二來也是用不動產的方式固定下這筆投資收益。
除了這名客戶外,成利還有一名“炒股贏家”客戶,他最近在保利天悅公寓一口氣買了3套133平方米的公寓,資金接近千萬元,他也明確告訴成利,這些錢都是來自炒股所得,擔心后期股票市場波動大,階段性退出把投資收益固定下來。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 李鳳荷
“上車族”改善型買家全方位出擊
投資客南沙“搶”公寓守升值
記者發現,近期的購房客中,既有大批“剛需”客,也有改善型的買家和投資客,可以說,近期樓市的“繁榮”得益于多種類型買家的全方位“出擊”。
老家房屋拆遷
補償款作首付
剛入手了科城山莊一套80多平方米兩房單位的劉先生是典型的“剛需”客。剛在廣州工作不久的他是個“租房族”,月租2000元。一直有“租房不如買房”想法的他最近適逢老家的房屋拆遷,父母拿出了其中的50萬元補償款給他,希望他能在廣州“安身立命”。拿著這筆“首付款”,給自己設定總樓價不超過150萬元的劉先生開始在工作單位附近的天河、黃埔一帶看樓。他先是“相中”了佳潤上品,但無奈該盤只剩二樓單位,總價要180萬元,超出了預算。最后,他鎖定科城山莊,雖然選中的單位在頂樓,但朝向還行,同時小三房的設計也滿足了未來三口之家的需求。
黎小姐屬于改善型買家,她在珠江新城的“邊上”——員村的天薈公館看上了一套160多平方米的大單位。“我住的兩房單位就在珠江新城,按當初買入價計算,現在已增值2倍多,單價近4萬元/m2。就算我買不起珠江新城中心區那些動輒6、7萬元/m2的大戶型,但以珠江新城的二手價、即不到4萬元/m2的價格去買一套珠江新城邊上的大戶型,這樣不僅我的居住空間得到了改善,而且未來這房子單價漲個萬把塊錢還是值得期待的。”黎小姐表示。
“五一”期間,在南沙香江國際金融中心成功搶購了一套小公寓的許先生則是投資客的典型。 據了解,許先生已有兩套住宅,受制于“房票”的缺乏,許先生唯有將置業的目標投向公寓。
在香江國際金融中心“五一”加推當日,許先生一早就到了,但無奈買房人太多,推出的單位瞬間“日光”。當天下午,不死心的許先生再次來到現場,終于幸運地“搶”到了一套高樓層的55平方米的Loft公寓,單價1.32萬元/m2。“我買的這房子是毛坯的,但我也不打算花錢去裝修了,就想守個2~3年,等房子增值了就賣出去。”
廣州日報記者 王荔玨
咬牙550萬元越秀買房
為女兒讀書
咬牙550萬元越秀買房
胡女士一家原先住在海珠區的逸景翠園。隨著周圍布匹等專業市場范圍不斷擴大,胡女士覺得居住環境越來越嘈雜,加上女兒初中確定就讀越秀區東山口附近某中學,因此,胡女士在看到五羊新城一帶東山上品準備發售的信息后,經過考慮就在該盤下了籌。等到“五一”該盤正式銷售時,搶到一套總價約550萬元的三房單位,折合單價約4.8萬元/m2。胡女士坦言,購買這套單位已是傾囊而出,考慮到月供壓力,首付會盡量多給一些。
廣州日報記者 陳白帆
有米家庭也看性價比
棄珠江新城入手植物園板塊
有米家庭也看性價比
36歲的袁先生是潮州人,以專業人才身份入戶廣州,是一家蜚聲國際的建筑及園林設計公司的園藝設計師。袁太太是廣州人,33歲,為一家貿易公司的財務副經理。袁先生一家5口住在一起,小朋友剛三歲,父母退休后也來廣州同住。家庭月收入約4萬元左右,現租住在天河北的高層住宅,三居室,租金7500元/月。
想在廣州安居樂業的袁先生希望能購買一套三房單位,面積大約130平方米左右。由于工作地點在天河,所以基本置業目光都集中在天河。袁先生從去年國慶開始物色合適的物業。一開始他主要留意的是工作地點所在的珠江新城。珠江新城很多樓盤的裝修標準、物業質素都非常符合他的要求,但接近5萬元的單價,一套三房單位至少要650萬元,對這個“朝陽家庭”確實有點壓力。
于是,袁先生開始考慮天河區的另外兩個板塊——東圃板塊和植物園板塊,這兩個板塊都有地鐵。不過,考慮到自己和太太的上班交通,天河往東到東圃較為塞車,另外東圃板塊較多工業廠房和城中村,魚龍混雜,袁先生傾向于選擇植物園板塊。另外,袁太太是傳統廣州人,很注重家庭成員的健康和生活水準,她同時也是一個戶外徒步的愛好者。一次去龍洞森林公園遠足時,無意中發現植物園對面就有一個小區“寶翠園”。
袁先生購房預算是總價不超過500萬元,在寶翠園銷售人員的推薦下,袁先生一家最后選擇了一套181平方米的五房單元,五房三衛,帶裝修總價451萬元,單價2.5萬元/m2。袁先生和太太選擇首付三成,商業貸款,月供1.8萬元。
廣州日報記者 劉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