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電視劇《虎媽貓爸》撥動了不少家長操心學區房的神經。記者了解到,每年的3~5月是合肥學區房交易過戶的高峰期,今年,合肥學區房價格仍保持多年來的平穩增長,單價每年上漲千元較為普遍。
現象:加價幾十萬為換學區房
張先生一家三口住在合肥市經開區的一個小區,女兒今年9月就要上幼兒園。這一陣子,他和愛人最忙的事是跑二手房市場,希望盡快搞定學區房,打好“提前量”,不耽擱女兒上好的小學。
按照他的計劃,張先生打算把現有的房子賣掉,然后再買一個學區房。他的房子面積是97平方米,中介的市場報價在85萬元上下;而他現在看中的學區房110平方米,報價高達150萬元。中介告訴他,這個小區是西園小學和50中雙學區,配套好,居住環境也上佳,房源極為緊張,可謂“出來一套賣一套”,勸他“不要猶豫太長時間”。
對此,他深有體會。半個月前,他看中這個小區旁邊的另一個小區一套房,85平方米的房子報價100萬元。他和愛人猶豫了兩天,再回去看發現已經賣掉了,售價是98萬元。張先生說,他現在已經把自家的房子掛牌出去,然后還要加價幾十萬買這套學區房。雖然談不上改善居住條件,但為了學區,他和愛人也只有認了。
家長:價格漲得猛心里很著急
讓張先生下定決心出手的,還有他身邊朋友的經歷。今年1月,他同事買的就是他看中的這一小區的學區房,房子面積是117平方米,成交價是143.6萬元。不到半年時間,價格就漲了這么多。
而他一個朋友2013年買了蜀山區貴池路上一小區期房,學區是安居苑小學和50中西區。開盤時買入價是40萬元,一年之后交房,掛牌出售60萬,買主幾乎打爆電話。“學區房太兇猛,早買比遲買好。”張先生說。
“學區房價格年年漲,這個規律至今沒有打破。”合肥365地產家居網二手房頻道人士表示,一般來看,熱門學區房單價每年上漲幅度約在千元。目前,合肥最貴的學區房單價已在1.5萬元以上。而學區房與非學區房,或者說好學區的房子與一般學區的房子,價格相差則十分大。
同地段的同類房源,學區劃片之內的房子就要比普通房源貴出30%左右。以貴池路與合作化一帶的兩個房源來對比,兩個樓盤隔著一條街“面對面”,其中一個樓盤是50中西區的學區,一個是皖安中學的學區。前者的掛牌均價為10949元/平方米,后者的掛牌均價為8399元/平方米。
提醒:過早“囤”學區房有風險
既然學區房價格年年漲,那么無論是為了自家小孩上學,又或是投資,買房是不是就完全保險?合肥市房產界人士表示,提前囤學區房有風險,投資學區房也要算算經濟賬。
業內人士提醒,如果市民買房純粹是為了一個入學指標,得先算算賬,看到底是買房劃算還是交擇校費劃算。如果是投資的話,也要看看買進的價格是否合適,要結合房屋自身條件,測算下房屋未來的增值空間。
而如果決定要買學區房,也一定要謹防“分校”等“山寨”學區房的忽悠。據了解,最近合肥市教育部門開通城區新建商品住房學區微信查詢,只要關注微信公眾號,輸入商品房所在的轄區名稱發送,即可查詢到商品房所對應的小學和初中學區。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市場對學區房的“熱炒”,部分熱門小學、中學對口適齡兒童生源數量也“水漲船高”,導致名校的教育資源過度使用。一旦未來出現符合條件的生源數超過招生計劃數,買了學區房就能進學校這種“鐵板釘釘”的事,或許也會存在一定變數。綜合來看,市民并不一定要提前太久“囤”學區房,還是應該結合自身需求多觀察市場,盡量減小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