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經濟環境的改變和政策的影響,樓市的成交結構和購買結構也出現了明顯的改變。多家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改善型置業的比重提高,一改之前剛需產品“一家獨大”的情況。同時,不管是新房市場還是二手房市場,置業人群年輕化趨勢明顯,眾多80后成為買房的主力軍,甚至有80后新貴躋身豪宅置業群體。在新的購買環境下,房企和中介也在不斷地調整策略,以應對市場需求的改變。
改善型需求釋放
和之前市場不同的是,隨著政策對改善型需求的刺激,剛需產品一枝獨秀的狀況發生了改變,改善型置業需求強勁釋放。
事實上,“9·30”新政出臺以來,政策方面對于改善型需求的支持從未中斷。從取消限貸到降息、降準,從提升公積金貸款額到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每一次的政策調整都撬動了一批改善型需求購房者進入市場。
在新房市場中,根據亞豪機構統計,從4月成交面積特征來看,雖然70-90平方米的中小戶型成交依然占據主導,但是改善型戶型成交占比出現明顯上升。另外,相比去年同期,3·30后,成交面積在90-150平米戶型的市場占比明顯提高了,同時,改善型的價格漲幅也是最大的。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認為,這說明政策拉動改善型需求提升后,出于結構性原因拉動改善型市場的整體均價水平也在上揚。
改善型置業在二手房市場中也表現突出。根據鏈家地產統計,目前北京市二手房市場中有超過70%的客戶屬于賣一套買一套的換房人群,改善型需求仍為當前市場的主流。剛需首套置業比例僅次于改善型需求,占比超過25%,主要集中在外城區和近郊區等購房門檻較低、房屋自住性能較突出的區域。
另據偉業我愛我家監測,4月末,我愛我家自身的二手房成交中,改善型需求占比達到63.14%,這一數據低于2月份64.11%的近期高點,但整體比2014年10月份要有一定程度的偏高。整體來看,目前我愛我家的月度成交中,改善型需求已經占到60%以上。這一水平比去年有了明顯的抬升。2015年或可命名為樓市“改善需求入市年”。
亞豪機構副總經理高姍認為,不論是去年的9·30新政還是今年的3·30新政,總體而言對于二套改善型需求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尤其是3·30新政中的“營業稅5改2”直接刺激了“賣一買一”類升級置業客群的換房節奏,使得這類客群能夠更快地將“小房”出手,購置“大房”。
置業群體年輕化趨勢明顯
在改善型需求占比明顯提高的同時,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置業群體的年輕化趨勢凸顯。
據記者了解,豪宅的置業群體中涌現了不少80后的身影。據多個豪宅項目透露,80后的購買人群越來越龐大,對于豪宅銷售來說,營銷策略乃至樣板間的籌備都要考慮到80后的需求。
紫御華府營銷總監馬艷表示,豪宅置業的80后越來越多,以往是“60后”和“70后”的傳統制造業企業主給孩子買豪宅,但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這些人不買房了,他們的項目一半以上業主成了“80后”,多來自金融、投資、互聯網行業。
海淀某高端項目的相關人士也表示,豪宅置業確實有年輕化的趨勢。
為了應對客戶群體的變化,紫御華府還專門對樣板間進行了調整。“將配飾換成更為現代的風格,增加一些智能家居,并替換掉此前的雪茄吧。”馬艷說。
一位豪宅的操盤手也告訴記者,其公司旗下的豪宅項目,無論是樣板間還是產品都會考慮到年青一代的置業需求。
另據我愛我家市場研究中心統計,2006年二手房購買人群中,70后、80后占比分別為52.4%、27.2%,經過十年的變遷,當前70后、80后占比分別為29.2%、54.4%。80后成為購房主體,對于找房的效率與體驗、售中的安全與細節服務會更為重視。對此,我愛我家還特別推出了適用于80后的無憂換房產品,主要瞄準85前開始進入市場首次置業、目前正準備改善住房的80后,提供免費墊資、售前跨區轉介服務、售中辦理綠色通道等尊享服務。
經濟環境和政策改變影響樓市
對于市場購買結構的變化,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認為,國內政經環境在逐漸變化,過去的政商要人、能源企業主逐漸淡出豪宅市場,取而代之的是金融、互聯網、IT行業的創業家或高級管理人員。導致豪宅主流客群的年齡層逐步出現年輕化趨勢,過去豪宅的客戶群以40歲以上成功人士為主,近幾年,豪宅置業者中年齡在35歲-40歲之間的中青年客群正在崛起。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之前的購買群體主要是從傳統行業或者相對壟斷的行業中賺錢,稱之為oldmoney,他們行事相對低調內斂,購買豪宅多是非第一居所的選擇,豪宅在這個購買群體里是奢侈品,是用于收藏甚至是家族傳承的。但現在的購買群體主要是資本新貴,多是來源于股市、金融行業或者IT,他們中80后居多,因為使用的是newmoney,所以相對較為張揚,追求第一居所,對戶型和舒適度的要求和60、70后都有明顯的不同。基于這種收入結構和觀念的改變,豪宅的銷售也出現了調整。
郭毅也表示,80后的客群通過自己的能力創造財富后置業升級,財富的獲取更為陽光透明,對于豪宅的產品、配套、服務等方面的需求也與此前的客群有所不同。在產品上,傳統客群更注重私密性,新興客群則看重功能性;在配套上,傳統客群側重健康養生,新興客群對優質教育更感興趣;在服務上,傳統客群希望得到管家式服務,解決他們日常生活的瑣碎問題,而新興客群則更注重社交圈層的營造和融入,致力于從日常社交中挖掘更大價值機會。所以,對于當前豪宅開發商來說,也在結合新一代豪宅置業客群在需求上的變化,來調整自身項目的產品定位以及軟硬件環境。
京華時報記者 桂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