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調查:僅增城從化執行新政
根據3·30新政,二套房貸首付降至四成,不過據了解,截至記者發稿,新政在廣州市大部分區域至今仍未落地。當前除了增城、從化已在5月1日按照新政執行外,其余九區各大銀行二套房首付仍然按照七成執行。
7家銀行調整首套房利率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降息后,廣州市區23家銀行中有7家銀行調整了首套房利率,表現為“6降1升”,其中中國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和工商銀行利率由9.3折降至9折;民生銀行、農業銀行及中國銀行由9.5折下調至9折;興業銀行利率有所反彈,由9.5折提高至基準。總體來看,首套房貸款政策進一步放寬。
相比首套房貸款的放松態勢,二套房貸款政策仍然沒有出現松動。數據顯示,目前廣州市區的23家銀行中,暫無銀行調整二套房貸款政策(不包括增城從化),所有銀行二套房首付繼續維持7成、利率最低為基準上浮10%。
招商銀行濱江東支行的郭經理表示,他們現在也一直在等上級的通知,但據他了解,廣州各大銀行都不愿意成為第一家執行二套房首付最低四成的銀行,大家都在等待時機。而他也表示,還是希望能盡快落實,這樣也方便他們開展相關業務。
另有銀行人士建議,若是想知道最新消息,其實最快捷的消息來源并不是他們,而是中介和樓盤銷售中心。因為往往在賣的項目都會指定具體的銀行和具體的支行,而就算是同一家銀行,不同支行的利率折扣也是不一樣的。
買家退訂 開發商很焦慮
天河一位開發商人士對記者表示,樓盤人氣比之前猛增了一倍左右,成交也出現明顯上升。其中不少買家就是沖著首付四成的新政而下訂的。 不料中途生變,被告知暫不執行。如今兩個月時間過去了,仍然未有確切執行的消息。“這讓我們感到很焦慮。”該人士無奈地表示。由于一部分買家實在拿不出七成首付,開發商也不能無限期等待下去,因此只能允許一部分買家退訂終止成交。
業內人士:新政落地是遲早的事
有專家認為,3·30新政與“穗六條”相互“打架”,故此如果“穗六條”不更新,那么3·30新政仍難以落地。然而,從樓市政策“松綁”的大環境來看,二套房貸4成首付落地將是遲早的事情,而且應該為時不遠。有意置業的人士,不如趁這段等候期,把手頭的資金歸集計算一下,看自己能否搭上政策的“東風”。根據去年9·30新政,結清首套貸款的二次置業者等同首次置業,首付更低至三成,這一政策在廣州已順利落地。故此對于手持一套房,但需要改善置業或者學位置業的人士,換房難度大大降低。
至于為何目前廣州銀行多數還沒執行二套房首付四成的政策,方圓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鄧浩志表示,多半和資金額度緊張有關系,降準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未來應該會有更多銀行跟進降低二套房首付政策。
預測:廣州或采取“局部松限”
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在佛山全面放松限購的影響之下,廣州今年的樓市調控政策或將出現利好現象。安居客負責人表示,廣州應該有利好政策,畢竟在一線城市中廣州樓市回暖的力度是最弱的,加上佛山全面放開限購之后吸收了眾多廣州的購買力,不但對廣州樓市的復蘇有影響,甚至對廣州的財稅收入乃至經濟復蘇都會產生影響。所以廣州應該增大扶持房地產的力度。但同時廣州最近也很謹慎應對樓市的回暖,估計是政府擔心升溫過快導致樓價出現暴漲情況。
方圓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鄧浩志認為,廣州有可能“局部松限”:
一是南沙,花都區。這兩個區有需要放開限購,因為庫存過大,分別達到18、22個月,去庫存壓力比部分二線城市還大;
二是144平方米以上的大戶型住宅產品也應該考量放開限購,因為目前廣州住宅庫存中超過一般都是144平方米以上的大戶型,所以未來房價上漲也是結構性的,而大戶型仍然處于積壓狀態;
三是外地人購房,三年社保要求也可以考慮調整為一年,穗六條政策把大量在廣州做買賣的小老板擠到了佛山購房,因為他們很多人之前都沒有給自己買社保,但他們屬于本地的剛需;
四是二套房首付比例應該盡快下降到四成,這本身和國家放松趨勢相悖,應該鼓勵改善型需求。
專家熱議
鄧浩志:樓市回暖將持續
方圓地產首席分析師鄧浩志認為,政策會持續發揮效力,“因為政策是實實在在的,比方說降息直接降低了月供等等,所以這輪政策扶持影響的不單單是心里層面,而是買家實實在在出手買樓”。
其次是地方版的樓市扶持政策還會在下半年陸續出臺,前幾天某地已經把公積金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調到三成,未來這些政策會繼續出現。根本上是在“分城制策”的指導方針下推進房地產的回暖。
最后是從中央到地方都需要房地產復蘇,因為中央已經提出“穩增長”的目標,而房地產的長產業鏈是刺激經濟復蘇的最好途徑。
黎慶文:樓市增速下行趨勢難扭轉
戴德梁行廣州及鄭州分公司總經理黎慶文認為,此輪政策有助于短期內緩解樓市壓力,但難以扭轉樓市中長期增速下行的趨勢。經過“黃金十年”的發展和打磨,房地產行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市場集中度逐年提高,對專業度的要求也變得更強。數據顯示,近五年來,綜合實力排名前十的房地產企業銷售市場份額逐年增加,截止2014年底,十大房企的銷售份額占比已達到15.6%,排名中國前100的房企占據了房地產市場35.4%的銷售額。與此同時,曾經“拿到地塊就能賺錢”的時代已過去,一些被高利潤、高回報吸引進入房地產開發市場的非專業企業在此輪市場調整中黯然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