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永橋頭社區的小產權房小區已建好,約有1500套,已銷售近九成。
深圳商報記者 彭晨 文/圖
近期樓市火爆,“小產權房”也來分杯羹,廣告鋪天蓋地,價格不到一萬元一平方米,還能分期付款,福永鳳凰、橋頭兩個社區就有兩處超大規模“小產權房”小區入市。記者現場暗訪發現,兩小區總計約有2000套房公然銷售,看房者絡繹不絕。
位于鳳凰山腳下的一處大型小產權房小區,從去年開盤銷售至今,還沒人來查處過。
“福永執法”駐點小產權房小區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福永橋頭社區,這里有一處規模頗大的小產權房小區正在對外出售。該小區緊靠寶安大道,距離新修建的地鐵11號不到200米,地理位置比較優越。小區由8棟21層高樓合圍而成,整個小區已經初步建好,正在做收尾工程。
小區一樓的一間商鋪被臨時改造成了售樓中心,前來咨詢市民還是不少,中介忙得不亦樂乎。售樓中心一面墻上懸掛著銷售表,大部分房子都被掛上“已售”標識。一名中介人員稱,該小區總計有1500戶,房屋面積從30至150平方米不等。土地權屬為原村集體土地,屬福永橋頭社區,開發商為福華金屬公司。
“村里出地、開發商出資建設,合同也是和開發商簽訂。”中介一邊介紹小區情況,一邊領著記者看樣板房。小區做工比較粗糙,毛坯房內的墻壁有不同程度空鼓現象,有些地方甚至可以看見明顯的裂縫,小區四周全是工業區,周邊環境比較遭。中介說,小區是從今年1月開始銷售的,目前只有約100套單位,每平方米單價在9000至10000元不等。首付一半,剩余一半可分五年還清,可以隨時進駐裝修。小區沒有任何證照,只有一份合作建房合同,上面并未注明房屋年限。
記者在采訪期間,有一集裝箱房擺放在該小區旁邊,房子上面寫有“福永執法”四個大字,里面也有人員值守。對于這里公然銷售小產權房,里面沒有任何動靜,人員在房間吹著空調喝茶聊天。
[page title= subtitle=]
美食街延伸工程變成小產權樓
在福永鳳凰社區也有一處規模較大的小產權房小區對外銷售,該小區就在鳳凰山風景區腳下,由5棟塔樓組成,每棟高28層,總計約有800套單位。這個小區是在2014年建成的,很快就對外出售,目前只剩下不到70套房,每平方米價格約10000元。
2012年9月本報就對鳳凰山腳下違建進行了詳盡報道,當時該小區只是建到5層,不過打著鳳凰美食街延伸工程的名義,該工程并無任何施工手續,是社區自行開工建設。有知情人稱,當時媒體報道之后,工地就停工了一段時間,可是后來風聲一過,又開始大肆建設。不到兩年時間,就建起了5棟高層,并公然對外出售。
除了有一份共同建房合同之外,還有一本房屋使用證給到購房者。記者看到該證上注明有房屋年限,從2011年至2081年。該小區開發商就是鳳凰股份公司,土地權屬仍在鳳凰社區名下,物業也是鳳凰股份公司下屬鳳凰物業。記者查詢了最近福永街道內最近新開盤正規商品房價格,便宜一點的也要每平方米2.2萬元,像鳳凰社區旁邊一處大型的正規樓盤,價格已經達到每平方米3.7萬元。
[page title= subtitle=]
小產權房風險高糾紛日益增多
近年來,有關小產權房糾紛日漸增多,本報也曾多次報道過。龍華青湖一小產權房小區,物業隨意征收水電費。沙井一小產權房小區,因物業收費不合理與業主發生矛盾,管理處直接停了業主水電,業主討說法反遭毆打。光明新區公明一小產權房小區,電梯頻頻上演停頓、滑墜等“驚魂”事件,原本用來活動的二樓架空層也被人改成了住宅公開銷售。
面對各類紛爭時,買房者往往處于弱勢地位,很難爭取到自己應得的權益。另外,小產權房還面臨著違約、拆除、抵押再轉讓等各類風險。2014年,本報就報道過一名李姓市民,在購買小產權房后,入住了10年時間,結果卻遭開發商無償索回。最后,經深圳市仲裁委員會審理,當年雙方簽訂的購房合同無效,李先生需返還房屋給開發商,同時無法獲得已交付的近半購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