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電 (記者 韓潔 杜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和公安部3日聯合下發《關于堅決制止異地遷建傳統建筑和依法打擊盜賣構件行為的緊急通知》,明確堅決制止和打擊傳統古建筑被異地遷建、盜賣等行為,并將在全國啟動專項督查。
通知指出,傳統建筑是民族生存智慧、建造技藝、社會倫理和審美意識等中華文明成果的集中載體,是難以再生的珍貴文化遺產。但近年來異地遷建傳統建筑、盜賣傳統建筑構件等現象日趨嚴重,不少傳統建筑遭到破壞。
通知要求,各省級住建部門要抓緊開展本地區傳統建筑調查、建檔和掛牌保護工作,包括調查傳統建筑產權、建成年代、形制結構、保存現狀等房屋和構件信息,并拍攝照片存檔。各省份要于2016年6月底前將信息匯總上報住建部。
三部門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拆除認定傳統建筑。因拆除傳統村落中認定傳統建筑,嚴重破壞村落布局、環境、歷史風貌等,由有關部門按程序撤銷認定傳統建筑所在村落的“中國傳統村落”等稱號,并通報批評所在地縣級相關部門。認定的傳統建筑應實施原址保護,不得實施異地遷建。
通知要求,各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加強巡查,發現異地遷建行為要予以制止并責令停工,任何單位不得縱容異地遷建行為。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將對制止異地遷建不作為并違規辦理各類規劃、施工許可以及不動產權證書、產權登記的單位進行公開通報。因國家重點工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公共利益需要必須異地遷移認定傳統建筑的,應按有關法律法規辦理審批手續,并征得房屋所有權人同意,辦理相關登記后實施就近遷移保護。
三部門還強調加強傳統建筑交易管理,提出要引導公益熱心人士義務參與認定傳統建筑的日常看護,探索發起認定傳統建筑一對一監護的志愿者保護等行動。縣級以上住建部門要設立舉報電話、郵箱等接受群眾線索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