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實習記者 吳若凡
綠地,這家規模最大的房地產企業,在面對經濟“新常態”時,也開始了新的產業布局。它的思路是,加速推進做強“一個”主業、推進“三大”戰略,即持續做強房地產主業,加快發展“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費”等三個重點領域?!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吡私獾?,綠地的未來布局似乎更多是做一個大平臺,為會員提供全面的服務解決方案,以會員體系串聯起各產業鏈。
首家進口商超落地
談到大消費業務時,綠地重點提到了發展進口商品直銷、酒店、旅游等產業,首先落地的就是超市實體店G-Super。
綠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剛剛起步的G-super全球直銷中心,上海共開了三家店,南京還有一家。
綠地開實體店頗有優勢。首先是租金低,目前四家店都是綠地自有物業;其次是物流。上述負責人表示,綠地集團跟東航自2013年就簽署了戰略協議,目前已在多維度多領域合作,“智利的車厘子,當天采摘,第二天就能上架,最大限度保證了水果的新鮮度;未來直采規模做大之后,我們的食材是最新鮮的?!本G地還和上海外高橋的“跨境通”(一個跨境電商平臺)有合作。
綠地方面稱,未來全球的消費都會改變,比如全球各地四季不同,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時令水果”;只要符合中國的檢驗檢疫標準,加上自貿區關稅放開,未來能夠達到90%以上都是進口商品。在G-Super,眼下賣得比較好的主要是新鮮水果和牛羊肉,有些商品往往上柜沒多久就售罄。
沒有消費行業經驗的綠地是如何挑選供應商的?綠地商業集團上述負責人表示,剛開始是主動尋找供應商,首先考慮商品的品質,再考慮價格;當季的商品如果你愿意給我比較低的價格,我就愿意跟你共擔一些風險。在這個過程中,綠地逐步培育起自己的供應商體系。
走進G-super時,記者正遇上一次互動體驗式活動,一些年輕的母親帶著放暑假的孩子,在這里學習烘焙,讓孩子們也邊學邊玩。事實上,G-super正嘗試植入這一類活動,提升顧客體驗,增加顧客粘性。在此基礎上,綠地還創出了所謂G-cooking、G-children等模式,應用到超市中來。
很明顯,綠地看到了中國消費結構升級這一趨勢,關注與中等收入人群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的成長性較好、市場規模較大、盈利能力較強的中高端消費業態。
但有業內人士認為,綠地常年走的就是政策路線,可復制性不強。進口商品需求的確增加了,“這年頭不管是國產還是進口的,都被電商嗆死了——萬達百貨就關了30幾家店?!?/p>
上述業內人士同時表示,綠地進入傳統零售,“做十幾億是沒有問題的,但對于綠地這樣千億規模的房企來說意義不大?!毕啾戎?,萬達的轉型更為徹底,從這次萬達關閉多家商場的舉措就能看出王健林壯士斷腕的決心,通過更多休閑體驗模式吸引客流才是未來的主流。
零售只是產業鏈一環
不過,“我們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零售概念,我們既著眼于精品超市,同時還會謹慎地進行線上摸索,我們愿意試錯、愿意變革。”綠地商業集團上述負責人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階段會先從時下比較流行的微商做起,主要是微商不用過多的投入,還便于切入O2O?!耙胝嬲龑⒘闶酆偷禺a結合在一起,只有把超市做到極致,客戶的粘性、客單價、人流量是最重要的指標。”綠地商業集團上述負責人說。
綠地最想做的是大平臺,迎合現代人愛玩的心理,進而增加用戶粘性;“住你的房子,買你的車子,住你的酒店,參加你的旅行團”,對于綠地來說,以后要抓住的就是這種客戶。
綠地已經在上述所有領域有所布局,最后都會通過他的會員體系將用戶的消費行為串聯起來。在綠地4S店買了汽車的客戶,自動成為綠地的會員,這一身份可以換取一系列綜合性的服務,比如買了房可獲得積分,積分拿來換G-super的進口水果,或者免費入住綠地的酒店。
說到底,零售是對綠地整個產業鏈的補充,也需要其他模塊的支撐。業內人士表示,會員積分制要給出讓消費者滿意的折扣力度才會有足夠吸引力。綠地營銷成本大概占總成本10%左右,要讓消費者獲得這個讓利,對企業是一個考驗。另一個問題是,部門之間該如何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