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社區居民劉奇(化名)的一再要求下,瀘州紀念標社區工作人員周女士,終于為他的“奇葩證明”蓋了章。蓋章的書面材料證明:劉奇的住址位于前進中路13號9號601室,但實際上,這棟樓的地面樓層只有5層,并沒有6層。
如果不開具這個證明,劉奇就無法通過瀘州市房監所的審核,也就無法賣掉這套房子。房監所通過核對劉奇的戶口簿、身份證和房產證,發現他的戶籍住址與房產證上登記的地址不符,因此要求他到社區開具房產證上的地址無誤的證明。
證件地址不符賣房要開奇葩證明
“劉奇的實際住址,與他的戶口簿、身份證上登記的地址是一致的,都是前進中路13號9號樓5樓。但房產證上卻顯示,他的房子在前進中路13號9號樓601室。”負責開具證明的紀念標社區工作人員周女士說,因證件地址不符,劉奇在賣房時遇到了不小的麻煩,并多次在社區、街道、民政部門和瀘州市房監所之間奔波。
社區工作人員對劉奇的住房實地調查,卻讓大家都哭笑不得。“這棟樓在地面的樓層總共只有5層,并沒有6層,我們完全不清楚房產證上的601是怎么編出來的。”周女士無奈地說,瀘州市房監所要求劉奇找社區證明他的房子地址與房產證上的地址一致,這讓社區不知如何是好。
咨詢多個部門社區最終同意開證明
“我們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咨詢了派出所、民政局、房監所等多個部門后,也沒能弄清楚這個證明到底該怎么開。”周女士告訴記者,社區工作人員經過一番商議,認為必須請示上級主管單位或政府職能部門。民政局建議,讓當事人手寫一份承諾書說明情況并蓋手印,社區備案后再開具證明。”周女士告訴記者,經過反復溝通協調,江陽區民政局給出了處理建議。
對此,瀘州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稱,房監所在審核房屋買賣當事人的房產時,戶口簿、身份證和房產證是最有效的三種證件。若發現房產證與其他兩種證件上的地址不符,無法排除當事人擁有兩套或多套房產的情況,因此必須讓社區加以證明,或者需要當事人提供公證材料,否則可能會發生錯賣、錯買的情況。
部門說法:歷史遺留問題將逐步解決
“8月初,我們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瀘州鄰江社區黨委書記劉欣說,她前不久曾親自辦理過類似的業務。“當事人在申請廉租房時,被政府查出有兩套房產,但事實上他只有一套房產。原因是當事人的房產證地址和戶口簿、身份證及實際住址有出入。社區不知如何開具證明,當事人只得放棄申請廉租房。”
昨日,記者通過走訪調查發現,因“門牌”給居民帶來麻煩的問題還比較普遍。“我們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房產證上的地址和居民戶口簿、身份證上的地址不符,但絕大多數居民的實際住址卻與戶口簿、身份證上的地址相符。這樣的案例,今年以來已有好幾十起了。”大山坪街道辦社事辦工作人員文璐說。
“前不久,江陽區政府開了會,專門研究了門牌號規范管理的問題。”江陽區民政局社會事務股負責人李其倫說,江陽區政府已決心對全區的門牌號進行清理整頓,同時還將加強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避免再出現因信息不對稱出現的“證件打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