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人民銀行9月7日宣布,8月中國的外匯儲備創紀錄地減少939億美元。這是該國外匯儲備連續第四個月下降。
據日本外交學者網站9月8日報道,中國外匯儲備在2015年第二季度減少約400億美元,降至近兩年來低點。新華社稱,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的外匯儲備出現10年來的首次減少。
中國外匯儲備目前為3.56萬億美元,相比2014年6月達到的4萬億美元的高點有所減少,但仍約占全球外匯儲備總額的30%(2015年3月全球外匯儲備總額約為11.43萬億美元)。
不過,7日公布的數字實際上讓一些經濟學家松了口氣。路透社稱,之前有人估計的中國外匯儲備降幅高達2000億美元。
美國《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外匯儲備減少與人民幣貶值有直接關系。該報表示,人民幣貶值和經濟發展總體放緩使人民幣作為投資選項的吸引力降低。與此同時,中國央行一直在拋售美元和買進人民幣,以防止人民幣貶值過快。
與此同時,新華社稱,美元升值是中國外匯儲備減少的一大原因。新華社解釋說,不僅外匯儲備中的非美元資產價值縮水,而且“更多的個人和企業愿意持有美元,從而導致外匯儲備減少”。
《華爾街日報》還表示,中國的外匯儲備僅因貨幣價值波動便損失了約200億美元。
報道稱,北京常常將“充足”的外匯儲備作為對中國經濟總體狀況抱樂觀態度的理由。雖然中國的外儲規模仍很巨大,但倘若這種資本外流的趨勢保持強勁,中國政府恐怕真的要感到擔憂了。
據《瑞士商報》網站9月7日報道,中國的巨額外匯儲備正在緩慢但確定無疑地減少。
中國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外匯儲備在7月底到8月底之間減少近940億美元,降至3.56萬億美元。這一降幅是前所未有的,是7月降幅(425億美元)的兩倍多。經濟學家曾預計8月外匯儲備會減少,但預計的降幅要小得多。
報道稱,金融市場密切關注著這一數據,因為這是中國央行過去幾周里不得不出售外匯儲備以支撐處于壓力之下的人民幣的一個跡象。8月11日中國實行了新的更加以市場為導向的匯率制度,其后果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明顯下跌——盡管央行仍然控制著波動幅度。
報道稱,盡管大幅減少,中國仍擁有世界最龐大的外匯儲備。中國外匯儲備在過去幾個月里明顯減少,經濟學家認為原因在于中國的經濟問題。2014年年中,中國外匯儲備曾達到近4萬億美元,但自那時以來減少了4000億美元,也就是下降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