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稱,在投資者擔憂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疲軟之際,9月8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8月出口額再次下降,但降幅比預期的要小,而且與上個月相比有所改善。
法新社9月8日報道,該數據的公布正值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并引發全球市場恐慌之際,與此同時,北京正試圖轉變其經濟模式——向主要靠國內消費需求驅動的可持續模式轉變。
但這一轉變并不容易實現,而且令情況復雜的是,中國的一些主要出口市場需求疲軟。
中國海關總署在其網站上稱,8月中國出口同比下降5.5%,至1969億美元。這個降幅小于彭博新聞社所調查的經濟學家給出的預期降幅中值6.6%,比7月的8.3%的同比降幅也有所改善。
中國海關總署在其網站上的一份聲明中稱:“對美國、東盟出口保持增長,對歐盟、日本出口下降?!?/p>
中國海關總署稱,中國8月進口同比下降13.8%,至1366億美元,中國海關總署將其歸因于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下降。
這是進口額連續第10個月下降,且降幅高于彭博新聞社預測的7.9%。
但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的朱利安·普里查德表示,中國的經濟前景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光明。
他說:“中國貿易減速的頭條新聞毫無疑問將被一些人視為中國經濟前景惡化的又一證據。但我們認為,表面的疲軟是誤導性的。中國的貿易增長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應會恢復?!彼赋?,去年同期的出口基數相對較高,大宗商品價格下降也對進口產生了影響。
由于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全球股票市場最近經歷了動蕩,中國的股市也大幅下跌。
中國經濟(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