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0月9日消息(記者莊勝春 王思遠)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國家層面的網絡約租車管理辦法遲遲沒有露面的時候,上海市交通委昨天宣布,他們已經發出了國內第一張網絡約租車平臺資質許可。得到首肯的,是中國在線出行領域的最大平臺——滴滴、快的。
隨著在線召車的風靡,出租車的抗議聲、“黑車”的質疑、各地主管部門的出手打擊,都讓這一處于灰色地帶的行業備受爭議;業界也一直期待官方能創新管理模式,對行業加以規范。上海的“破冰”之舉,頗具標志性意義,受到好評,但它具體如何規定,又會引發怎樣的連鎖反應呢?
早在今年5月,上海就由政府牽頭,聯合滴滴打車推出“上海出租汽車信息服務平臺”,上海市交通委、四大出租車企業、滴滴打車三方通過這一平臺,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經過再三協商,上海再進一步。
那么,最新的“上海模式”中,哪些車可以接入網絡約租車平臺呢?
上海市交通委并沒有給出具體條件,僅表示將審批權交給了平臺,這讓觀察人士頗為驚喜。也就是說,無論是不是私家車,只要通過平臺審查后獲取營運證,司機也只需通過平臺審查后獲取從業資格上崗證即可。
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孫建平表示,上海交通部門的態度歷來是“鼓勵創新,依法合規”。一些很敏感的問題,比如私家車,新生事物沒有法律界定,我們關心的是:這是不是方向和趨勢?是不是有市場需求?乘客的安全有無保障?
當然,交給平臺不等于放任不管。滴滴快的透露了有限的具體信息:對于司機,將對其年齡、駕齡、過往駕駛記錄等設置明確的準入條件,建立培訓機制,并將進行嚴格的安全核查,建立健全服務規范,設置乘客投訴渠道,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而對于廣受關注的車齡、車型、價格等具體要求,他們并未透露。這可能也是正在醞釀的國家層面辦法中存在爭議的核心問題之一。
提及于此,孫建平強調的是公平。
孫建平表示,關鍵是公平。專車關鍵是市場定位,跟現在傳統巡游出租車一定是錯位競爭。當然約租車的出現對傳統的出租車是一種挑戰,傳統出租車也有優勢,至少價格比約租車有優勢,如果服務好了以后,恐怕坐傳統出租的人更多一點。
安全方面,滴滴快的方面透露,平臺將統一購買營運性的交強險和第三方承運人責任險。孫建平也一再提及保險創新。
滴滴CEO程維表示,未來將與主管部門攜手探索新模式:
程維說,全世界范圍專車都是現象,怎么管還是有很多挑戰。放任,沖突會越來越多;管不好,管死了。今天我們一起有勇氣和智慧,拉著手往前走了一步。
滴滴快的先行一步,神州、優步也動作頻頻。有報道稱,神州專車也在向上海交通委申請牌照。優步昨天更是宣布正式入駐“上海自貿區”,注資21億元人民幣建立“霧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并承諾未來在中國投資63億元。同時聲明,將積極準備材料,第一時間申請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平臺許可。
在上海,上海交通委針對平臺給出了四項具體要求:1、具備企業相關資格和所在地的服務能力;2、獲得互聯網業務資質和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3、平臺數據庫接入監管平臺;4、注冊服務器在中國大陸。
孫建平強調:專車牌照將向符合條件的企業開放。
孫建平表示,符合條件我們都開放。外媒提到優步問題,要符合條件,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共注冊、注冊資金(達標)等。但還有好多是考驗你的管理能力,政府今后主要是高標準,監管市場運行,每輛車的管理會交給平臺,我發證給你,你就要管。
上海“率先發牌照”,給其他城市的專車新政提供了參考。對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中心綜合交通研究院院長張國華認為,“上海市率先規范發展專車,是在新的技術、服務領域政府與企業合作監管方面的典型案例,也將對全國各地交通部門在專車合法性與企業合作監管方面的探索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
此外,上海專車新政的出臺,也有利于穩定專車司機隊伍、增加乘客的信心。滴滴快的CEO程維表示,出行市場仍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首張專車牌照將對城市出行領域產生積極影響,數百萬專車司機也可以安全放心地開專車了。
有專家表示,已經是行業老大的滴滴快的由于搶先拿到了牌照,無疑占據了先機,將會趁勢進入更多城市,將規模優勢進一步擴大。
根據目前披露的信息,價格低于出租車的快車身份如何界定,仍然要打上問號;如何監管暫未獲得合法身份的平臺同樣有待觀察。上海市交通委還一再表示,最終管理模式將以交通部正式規章為準。
湊巧的是,昨天下午,就在這件事的新聞發布會召開不久,滴滴出行客戶端出現大面積故障。滴滴出行官方微博回應稱,問題源自深圳部分服務器技術故障。直到將近晚九點,才表示系統恢復正常。這可能也是一個征兆,在線打車問題的解決,絕非一蹴而就。地方先行效果還需時間檢驗,其他地方和國家辦法將如何跟進,中國之聲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