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審現場供圖/唐寧
趙薇和丈夫黃有龍(資料圖)供圖/CFP
市民武某某稱自己購買了趙薇丈夫黃有龍的一處房產,并取得產權。在對方拒絕騰退房屋的情況下,武某某將黃有龍告上了法庭。黃稱系他人冒充自己前往公證處授權別人處置房產,自己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
昨天上午朝陽法院審理了此案。法院認為由于本案涉及刑事案件,在刑事案件未能完結的情況下,裁定此案中止審理,等待刑事案件的審理結果。
公證處公證黃有龍授權他人處理房產
昨天上午,該案在朝陽法院開庭審理,原告武某某和被告黃有龍均未出庭。原告武某某代理人稱,涉案房屋面積為369平方米,位于朝陽公園南路,2013年武某某妻子就和靳某前去看房,當時靳某手持這套房屋的房產證,并獲得了方正公證處的公證,該公證系黃有龍委托靳某全權處理這套房產的變更、交易和過戶等手續,當時雙方并未成交。
2014年8月,靳某找到武某某稱急于出售這套房屋,房價可以降低,但必須為全款購買。動心的武某某決定以1520萬元的價格買下這套房屋,房款全部匯至靳某的賬戶中,9月武某某獲得房屋產權,但此后黃有龍始終拒絕騰退房屋。
黃有龍認為系他人冒名公證
被告黃有龍的代理人稱,黃有龍從未委托任何人出售這套房屋,當他發現房屋被售出后,立即向方正公證處備案,并向朝陽公安報案。黃有龍認為,系他人通過公證,委托授權靳某處理該套房屋。目前,冒名者已經接受了警方詢問,并供述了案件事實,案件已立案。
經查,北京方正公證處在審核到場辦理委托公證的人員是否為黃有龍時,使用人臉驗證系統將到場人員與黃有龍身份證照片進行比對,驗證分值超過0.6,遂審核通過,認定該人為黃有龍,并為該人辦理了公證手續,將處理房屋的權限授權給靳某。
法院認為,由于該案涉及未完結的刑事案件,該刑事案件的審理結果直接影響本案的審理結果,故法院裁定中止審理,等待刑事案件的處理結果。
法院針對此案提出司法建議
庭審結束后,法院針對此案提出了相關的司法建議。法院認為,根據公證相關法規規定,辦理公證應該審查申請人的身份,但是對于如何審查身份,缺乏具體的規范。此外,當使用技術性手段諸如人臉驗證軟件系統進行身份審查時,缺乏相應法規作為依據,該軟件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系統,也缺乏如何驗證通過的標準。
因此朝陽法院提出,希望辦理公證時對申請人的申請流程出臺更為明確的相關規范,充分評估現階段使用人臉驗證等技術性手段審查申請人是否具備可行性。對于軟件的采用、運行等流程,職責要明確。
調查
人臉驗證軟件會出現誤判
委托人到公證處申請公證,其身份到底如何識別?人臉識別技術在公證處進行身份識別過程中又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
委托授權的基本流程
一位從業20余年的公證員李先生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辦理該案中類似的委托授權,需要房產所有人即委托人攜帶本人身份證、戶口本、房產證,受委托人不必親自前來,但房產所有人需要攜帶被委托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如果是夫妻共同財產需要雙方前往公證處。”李先生說,夫妻雙方是否要一同前往公證處需視房產權屬而定,如果房產證上僅有夫妻一人名字,那么另一方并不需要前往公證處。
李先生介紹了委托授權的一般流程,公證人員首先要對申請人進行基本的人證對照,其次要核查身份證、房產證等證件的真偽,有的公證處會與公民信息、房管等信息網絡聯網,這樣方便鑒別證件真偽。如果對申請人是否系其自稱的身份抱有疑惑,公證人員會與申請人進行語言交流,設定一系列的問題,要求申請人回答,并對申請人進行察言觀色。“這是一種經驗,通常作假的人都非常心虛。”
身份證照片像素低 人臉識別易出錯
除了上述的這些“規定動作”,人臉驗證軟件這種技術性審查方式已經被部分公證處采納。李先生說,該軟件沒有具體的細則是因為這種技術剛剛開始推廣和革新,目前沒有統一的軟件,不同廠商生產的軟件并不相同。“該技術僅僅是作為一種輔助手段”,李先生說,采用該技術是盡可能為常規鑒別增加一道“保險”,其不能代替鑒別中的“常規動作”。
人臉驗證軟件如何驗證申請人真偽?“軟件可以把面部特征和身份證照片進行比對。”李先生介紹,公證人員會為來到現場的申請人拍照,并將照片轉化為數字信號,而身份證含有電子信息芯片,芯片中含有身份證照片,軟件將兩者進行比較,隨后得出一個分數,如果該分數超過規定的標準,即認定到場的申請人與身份證上的人一致。
“軟件有可能出現誤差”,李先生稱,我國第二代身份證照片的像素并不相同,在第二代身份證換發最初的階段,照片通常為500萬像素,此后技術改進,照片像素增進為2000萬至5000萬像素。申請人手持的身份證照片為500萬像素時,就會有可能出現軟件誤判情況。“技術即使進一步革新,面對低像素的照片母版,也無可奈何。”李先生表示,基于這種問題,他建議公證處僅僅將此軟件作為一種輔助工具,謹慎使用。
“80%公證失誤案例中的冒充者與真人都是近親屬關系”,李先生說,只有近親屬之間才知根知底,才能拿到對方的各種證件,在他20多年的工作中,大部分公證出現紕漏的案例,均是子女找其他老人冒充父母,兄弟或姐妹之間進行冒充,幾乎沒有碰到冒充者和被冒充者毫無瓜葛的案例。
如何進一步增強類似委托授權的公證準確性?李先生表示,目前上海的房產證頒發要配套一份密碼本,即使冒充者得到了某人的各種真實證件,他還需要輸入密碼。此外,他還呼吁,處理重大財產時,當事人最好保管好自己的重要證件,并親自前往,盡量不要將權限委托給他人,以免發生意外。
“人臉識別”如何判斷身份
北京市中信公證處的一位唐姓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人臉識別技術是公證處判斷業務辦理者人證是否相符的一種方式。目前,該技術在北京市的許多公證處都有使用。
據這位工作人員介紹,該技術依托于一個軟件,該軟件在電腦內安裝后,外部連接著一個攝像頭,來辦理公證業務的人需要到攝像頭前采集個人頭像,然后再和電腦讀取的身份證照片進行比對。“比對之后會出現一個相似度,相似度超過60%的,軟件就顯示通過。”
唐姓工作人員稱,公證處實行人證相符原則,要確定來辦理業務的人就是證件上的人,所以會對辦理業務的人進行身份判斷。而人臉識別技術,是輔助判斷的一種手段。“之前的判斷,我們只能憑借肉眼,把身份證上的照片和人進行比對。現在增加了這樣一個軟件,識別的幾率可能更大一些。”而電腦比對過后,公證處的工作人員還會和辦理業務的人進行談話,詢問對方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我們會判斷對方說話的口音和其籍貫是否吻合,還會問很多關于本人身高、血型、屬相、配偶生日等細節性的問題”,“如果對方回答問題的時候很緊張,答不上來,這就是有問題的。”
該工作人員表示,一般涉及重大財產處分的公證,比如買、賣、抵押等,需要進行人臉識別。
對于能否保證公證處對辦理業務者的身份判斷完全正確,該工作人員坦言,“公證處、人臉識別軟件都沒辦法百分之百保證來辦理公證的人就是證件上的人,這個軟件也只能做個參考,我們只能說是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審查來人的身份。”
相關鏈接
公證處如何辦理賣房委托證明
對于賣房委托證明辦理的流程及手續,北青報記者咨詢了三家公證處,但發現其中兩家公證處的說法有異。
北京中信公證處的工作人員稱,如果是夫妻二人婚后購買的房子,即使房產證上只寫了一方的名字,但在辦理賣房委托證明時,也必須夫妻雙方到場,并攜帶雙方的身份證、結婚證、戶口本、房產證等材料。而如果是夫妻一方婚前購買的房子,只要簽署購房合同,且房子付全款購買、領房產證都在結婚之前,那么只需房產證上的人攜帶相關材料前往辦理即可。至于具體需要什么材料,該工作人員稱,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所以需要的材料不一樣。此外,辦理委托證明還需要受托人的身份證原件或復印件。
“證件準備齊全后,就可以來公證處辦理了。因為要實現人證相符,工作人員會審核來人的身份,主要是對人和證件進行肉眼比對,還有通過人臉識別技術檢驗、工作人員和來人進行談話,這樣來綜合判斷。”該工作人員表示,符合相關辦理條件并審核身份通過后,就可以辦理委托證明了。
隨后,北青報記者咨詢了北京志誠公證處和北京求是公證處的工作人員,對于委托證明辦理的流程,他們所說的與上述流程一致。但求是公證處的工作人員稱,無論房子是否是婚后購買,都需要夫妻雙方到場辦理。
本組文/本報記者 楊琳 見習記者 黃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