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爾振動,可能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更何況一件轟動各界的新聞事件。2015年,處在變革期中的家居業風起云涌,新聞事件層出不窮。這里,北京商報甄選出2015年影響或推動了行業發展進程的十大新聞事件,為家居業同行們探路2016提供些許啟迪。
事件1 2015年10月17日
居然之家斥200億構建家居產業園
2015年10月17日,居然之家宣布將在河北保定白溝構建一個總面積達6500畝的京津冀家居產業園,計劃投資200億元,于2018年之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計劃承接北京200多家家居企業來此安家落戶。
商報視點:家具企業生產轉移,隨著北京治污力度的加大,是不二選擇。2015年,河北青縣、漢沽的轉移基地相繼亮相,開始承接京城家具企業轉移。作為具有巨大影響力和號召力的流通巨頭,居然之家涉足產業園,則給企業轉移帶來了安全感。
事件2 2015年6月26日
紅星美凱龍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2015年6月26日,隨著一鳴鐘聲敲響港交所交易大廳,紅星美凱龍成功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國內家居建材流通業第一只在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
商報視點:走上資本市場的企業2015年不下10家,紅星美凱龍之所以特別受人關注,原因在于它開始得早,追求很長,付出很多,而通過它的上市,也讓人們看到家居流通企業原來在資本市場上同樣可以成為寵兒。
事件3 2015年5月6日
亞振米蘭世博會展品被指抄襲
2015年5月6日,正當米蘭世博會如火如荼地舉行之際,原創設計師宋微建在新浪微博上實名發出一條微博,直指亞振家具抄襲其原創作品,讓本想借著“2015年米蘭世博會中國館全球合作伙伴”的光環閃耀一回的亞振家居,卻陷入了輿論漩渦。
商報視點:國外的直接拿來,內行的直接去抄,抄襲風盛行家居業。亞振是否真正抄襲并沒有定論,卻應讓家居人感到內疚:靠抄襲是永遠難以立足的,更不用說走出國門。
事件4 2015年2月5日
華日家居投資KD開創全新合作模式
2015新年伊始,老牌家居品牌華日家居便以投資的方式獲得家居品牌KD超過50%的股份,成為2015年家居企業之間互相投資第一案。華日借KD填補定制家具短板,KD則在華日強大的生產能力和市場渠道基礎之上擴張占據更大的市場。
商報視點:與其選擇不熟悉的行業去拓展,不如在自己的老本行里深化。華日投資KD開啟的是一種家居企業之間通過資本融合、實現優勢互補的新型模式,開辟了企業通過延伸產業鏈謀求發展的新路。
事件5 2015年全年
愛空間引發互聯網家裝熱潮
2015年初,愛空間打著“小米家裝”烙印橫空出世, 699元/平方米套餐、20天工期和產業工人施工模式,成為互聯網家裝的代表性承諾,隨后悅裝網等互聯網家裝品牌紛紛出現,掀起熱潮。
商報視點:從愛空間的699開始,698、688、599、588,2015年這些數字在家裝行業被硬生生地堆砌起來,“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也成為消費者對互聯網家裝的普遍印象。然而,真正的互聯網家裝是什么,仍在探索中,大多數都在燒錢,誰笑到最后尚未可知。
事件6 2015年5月22日
中宇衛浴股票清零遭遇空前危機
2015年5月22日,中宇衛浴股價從逾17歐元暴跌至0.33歐元,近乎清零,“國內首家在德國上市的衛浴企業”這頂曾經讓中宇衛浴驕傲的桂冠卻讓它面臨著滅頂之災。
商報視點:“上市有風險,圈錢需謹慎。”縱觀中宇衛浴近幾年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或許股票清零真的是被控股方陷害,但是它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產品五年中四次因同一指標不達標而連續登上質量黑榜,在反映出企業管理失控的同時也為更多的同行敲響了警鐘:惟有質量才是保證企業發展的根基。
事件7 2015年3月2日
亨利·戴、伊力諾依揮別京城
2015年3月初,屹立在北京十年之久的亨利·戴家居惟一旗艦店正在進行著最后的清倉甩賣,無獨有偶,標榜著要做“中國的宜家”的家居品牌伊力諾依,也在苦撐多年以后最終無法阻止持續虧損,徹底揮別京城。
商報視點:沒有不好的行業,只有不好的企業。亨利·戴、伊力諾依在京的相繼夭折向無數同行昭示,無論你曾經多么輝煌,模式多少先進,理想多么遠大,適應不了今天的市場變化,就只能說拜拜。
事件8 2015年3月1日
“毒地板”陰霾籠罩地板行業
2015年3月1日,美國電視節目《60分鐘》曝出由江蘇常州制造的復合地板甲醛濃度嚴重超標。3月12日,浙江消保會聯合披露出地熱地板加熱后甲醛釋放量超標,讓中國地板行業雪上加霜。11月25日,上海市質監局所發布的試驗結果,讓北美楓情、宏鵬、漢斯等知名地板品牌也陷入地熱環境下甲醛超標的漩渦中。
商報視點:人們使用多年的地熱地板接二連三地曝出有“毒”,提出一個待解之謎:到底是企業疏于管理,質量沒有控制好,還是國標太滯后,讓企業沒有標準可循?更讓消費者惶惑:地熱地板還敢不敢用?
事件9 2015年11月11日
立邦“雙11”玩貓膩涉嫌價格欺詐
知名品牌立邦涂料在“雙11”期間宣稱線上價格“歷史最低”,記者調查卻發現有的線上產品價格遠遠高于線下門店,“雙11”當天某些產品的線上價格甚至比平時更高。專家稱,立邦這種行為涉嫌價格欺詐。
商報視點:“雙11”給人們的印象就是,無論是與線下店比,還是與平時比,這一天價格最低。立邦價格欺詐撕破了“雙11”的真面目:“雙11”剁手族買到的東西價格未必最低,如果真的價格最低,也可能是存貨、過季貨或偷工減料貨。
事件10 2015年11月11日
實創家裝“雙11”天貓銷售逾4億
2015年“雙11”期間,sitrust(實創家裝)以4.16億元成交額的戰績位居家裝類銷售榜首,并殺入天貓“雙11”全品類前十名,名列第四位。
商報視點:sitrust(實創家裝)“雙11”超過4億元的業績,讓家居人揚眉吐氣:瞧,咱們也可以在網上大展宏圖!不過,面對這個數字,業內人士卻付之一笑:要說你沒刷單,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