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土地資源約束趨緊,一線城市近年來供地受限,2015年供地量更是創下多年來新低,進入門檻越來越高。在此情形下,一些房企近年來通過參與城市中心區域舊改滿足土地需求,同時實現各方多贏。
近期,知名房企新湖中寶以2.4億元的價格從另一房企手中收購上海虹口區青云路167弄地塊,建筑面積為2.15萬平方米,同時支付7.2億元的拆遷保證金。該地塊于2004年3月辦理房地產權證,但由于是毛地出讓,需拆遷完成后方能開發。
市場變局之下,一些早年參與城市舊改持有“毛地”項目并堅持至今,或中途接盤舊改項目的房企,倒在一線城市激烈的土地市場競爭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記者發現,這些舊改地塊開發的住宅項目,均位于市中心核心地段,在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周邊配套等方面有明顯優勢,雖然均屬中高端樓盤,但憑借自身的稀缺性,入市往往形成熱銷。但另一方面,不少舊改“毛地”項目體量大,開發建設周期長,動遷過程又充滿不確定性,開發企業的資金、管理乃至韌勁都面臨巨大考驗。
新湖中寶上海項目負責人說,一邊是不斷上漲的土地增值收益和商品房售價,另一邊是同樣上漲的資金成本和動遷房安置房售價,對于舊改地塊,開發商最看重的是速度和成本之間的平衡。
該負責人也坦言,現在中央大力推動棚戶區改造,地方政府也將其列為重點工作,相關政策和要求不斷出臺,比如政策性銀行舊改項目貸款對國企、民企已“一視同仁”,房企舊改項目的融資渠道也已逐步放開,“能更好地幫助參與城市舊改的企業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