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的數量在清遠仍然是鳳毛麟角,充電樁等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僅在郊區某高檔酒店有少量充電樁可供市民使用。南方日報記者 曾亮超 攝
隨著節能減排上升為國家戰略,面對著日益嚴峻的大氣污染問題,大力發展電動汽車成為了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電動汽車及充電基礎設施的政策支持,從頂層設計、政策支持等方面進行規劃部署,電動汽車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
地處粵北的清遠素以“清香溢遠”的優美環境著稱,但因毗鄰珠三角地區的獨特位置,也承受著嚴峻的大氣污染壓力。日前,電動汽車“新國標”正式開始實施,那么作為“廣州后花園”,清遠市區的充電樁等電動汽車基礎設施究竟現狀如何呢?
●南方日報記者 赫鵬翀
“新國標”規范充電樁建設標準
2015年,對于電動汽車來說是高速發展的一年,充電樁等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卻在一定程度上拖了后腿。為此,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國家能源局、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門,發布了新修訂的“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及通信協議”等5項國家標準,新標準已于2016年1月1日起實施。
據悉,本次發布的五項標準對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和通信協議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規范,為充電設施質量保證體系提供了技術保障,確保了電動汽車與充電設施的互聯互通,提高了電動汽車充電裝備的安全性,避免了市場的無序發展和充電“孤島”,從而有利于降低因不兼容而造成的社會資源浪費,對促進電動汽車產業政策的落地,增強消費者購買信心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清遠市區充電樁難覓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需要,電動汽車在清遠的發展前景被廣泛看好。雖然電動汽車近年來在清遠的普及和發展方興未艾,諸如比亞迪“秦”等熱銷電動汽車已經能夠時常在馬路上亮相,廣大市民對于電動汽車的關注度和接受度也在日益提升,但電動汽車的數量在清遠仍然是鳳毛麟角。究其原因,充電樁等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是重要原因之一。
記者在清遠市區最為繁華的舊城商業區采訪時發現,雖然每逢節假日這里都是車流如梭、車位難求,其中也不乏比亞迪“秦”、特斯拉等電動汽車的身影,但在多家大型購物中心的停車場,記者卻沒有發現一根充電樁的身影。據某商場停車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他們這里有幾百個固定車位,但沒有建設過充電樁,近期也沒有這方面的打算。“現在開電動汽車的人非常少,也沒有顧客提出過給汽車充電的要求,所以我們暫時沒有安裝充電樁的打算。”他告訴記者。
據前來這里購物的一位比亞迪“秦”車主告訴記者,雖然自己買車已經一年多時間了,但從來沒有在清遠市區內發現過充電樁。“我現在使用的充電樁是廠家提供的,就安裝在我家小區的固定車位上。雖然平時回家充電也比較方便,但能在市區各大商圈使用充電樁充電的話,開電動汽車就更方便了!”他坦言。
電動汽車產業在清遠大有可為
為了使電動汽車盡快駛出4S店的展廳,真正轉化成為奔馳在清遠城市道路上的常見車型,相關部門也在不斷加大推動步伐。在《清遠市城市綜合交通專項規劃》當中,清遠市已規劃建設電動汽車充電站和充電樁,未來擬建設公共快速充電站8座,結合停車泊位配備慢速充電樁3493個,電動汽車充電裝置將實現中心城區和近郊鄉鎮的全覆蓋。
針對電動汽車在清遠的普及發展,有業內人士認為,清遠可以依托自身豐富的旅游資源,在重要的景區附近建設電動汽車推廣示范區,通過試駕、租賃等方式,為各地游客提供經濟、環保的旅游出行選擇,從而實現綠色出行。
在加快電動汽車普及發展的同時,清遠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可以抓住機遇打造電動汽車產業集群。一方面,充分利用電動汽車產業附加值高、產業鏈長、無污染等特點,依托廣清對口幫扶的優勢打造新型工業園區;另一方面,依托毗鄰珠三角的區位優勢和省級職業教育基地的人才優勢,吸引國內外知名的電動汽車整車或零配件生產企業在清遠落戶。
■車主學堂
自駕返鄉如何防治“路怒癥”?
日前,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發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襲擊案,一名19歲的中國女留學生在駕車途中,被一名32歲的美國女子駕車追尾。這本來是一起司空見慣的輕微交通事故,但這名美國女子卻令人意想不到地掏槍向中國女留學生射擊,最終導致其不治身亡。
盡管這起因交通事故引發的血案目前仍未蓋棺定論,但網絡上有一種說法是這名美國女子爆發了嚴重的“路怒癥”,使得情緒在瞬間失控。“路怒癥”的概念最早來自國外心理學研究,是形容開車壓力與挫折所導致的當事人的憤怒情緒。醫學界把“路怒癥”歸類為陣發型暴怒障礙,發作的人經常會口出威脅、動粗甚至毀損他人財物,也就是攻擊性駕駛。據醫學研究研究表明,目前相當多的司機都存在著類似的癥狀。
盡管目前尚無官方認定這起血案是由“路怒癥”引發的,但交通事故的出現顯然是這起血案的導火索,因此“路怒癥”的極端表現已較為充分。俗話說“心病還需心藥醫”,“路怒癥”作為全球性的問題,若想根治關鍵在于道路交通參與者養成良好的道德規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車德”。
自2005年起,在我國實施的《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教學大綱》里面,就明確提出了“駕駛道德”這一概念,并將樹立良好的駕駛道德作為培訓目標和考取駕照時的考試內容之一。要知道,駕駛技術可以通過不斷地實踐積累逐漸提高,但缺少“車德”就會給道路交通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
少數駕駛者的“車德”缺失問題,主要是因其坐在駕駛室內產生一種莫名的優越感,沒有擺正心態,放松了自我約束。隨著春節假期的日益臨近,許多返鄉自駕車主都將面臨著道路擁堵、長途駕駛等身心考驗,在無意間也成為了“路怒癥”的高危人群。因此,每一名駕駛者只有樹立良好的“車德”,才能從主客觀兩個方面防治“路怒癥”,確保返鄉自駕之旅平安順利。
■一周車聞
2015年我國汽車銷量達2459萬輛
自主品牌與新能源汽車表現搶眼
2015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日前揭曉,最終定格在2459.76萬輛,總體呈現平穩增長態勢,連續七年蟬聯全球第一。
據悉,2015年中國乘用車銷量首次超過2000萬輛,增速達到了7.3%,增速高于汽車產品總體2.6個百分點。從月度產銷走勢來看,2015年車市呈現“中間低、兩頭高”特征,前8個月累計增速逐月下滑,從9月份開始回升。尤其在政策刺激下,四季度市場恢復增速,將全年整體市場拉回正增長通道。
其中,自主品牌與新能源汽車在2015年汽車市場中表現搶眼。自主品牌乘用車全年共銷售873.76萬輛,同比增長15.3%,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3%,比上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
在新能源乘用車中,純電動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5.2172萬輛和14.671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倍和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6.2608萬輛和6.0663萬輛,同比均增長2.5倍。在新能源商用車中,純電動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0.2461萬輛和10.076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4倍和10.6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3230萬輛和2.2947萬輛,同比增長91.1%和88.8%。